1. 首页 > 财经资讯

估值底部,指数新高:银行股接下来要往哪里走?|愉见荐读

主文 | 王剑的角度

荐读 | 愉见财经

本轮A股跌势前,有家大牌基金公司来投放“愉见财经”,想推一推即将新发的创新动力基金。为了保护各位亲们别被误导,我拒单了。详情请见专栏文章《拒掉的那只创新动力基金》。

不过今天我想说的是,在上头链接的这篇文章里,从我和基金公司同事的对话框里可以看到,我挺了一把银行股。如果他们有产品重仓银行股,我倒是很愿意推一推。低估值的银行股,今年是很有价值回归的希望的。

在这轮A股调整里,大家已经可以看到端倪。银行股又成了“股市冬天里的棉毛裤”,接过了屹立不倒的大旗。整体的PB也从底部爬了上来,到了0.8倍左右。

从银行指数来看的话,其实2021年以来已经持续上涨超10%,翻越了2018年初的高点,创出了新高。

但说到这里,又有一股有意思的张力了。银行指数已经新高,但PB就算从0.7倍爬到了0.8倍,大多数银行也还破着净呢,也还是相对的估值低位,说到底还是股价涨幅没能赶上净资产增速。

并且银行和银行之间,也已经形成了明显的结构性分化。

那么,对这一些背离怎么看?估值仍低的银行股,接下来表现会不会延续开年以来的好态势,再往上一把?下文荐读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的观点。

估值底部,指数新高:银行股接下来要往哪里走?|愉见荐读

估值回顾

我们以WIND提供的PB Bands来看,近十年来银行业PB有几次中枢下移,在2018年下半年触到0.85倍的低位,然后在这个位置附近徘徊了整整一年半,到了2020年初,碰到疫情快速下降到0.7倍。直到最近才有所回升。

估值底部,指数新高:银行股接下来要往哪里走?|愉见荐读

而银行业PB上一次低至0.85倍左右还是2014年,那时也是银行业PB经历一轮好几年的下滑,根本原因是经济下行叠加2008年“四万亿”刺激计划的泡沫消化。2008年放出来的天量信贷,于2011年宏观调控后开始暴露风险,持续暴露了好几年,每年慢慢消化一点,估值也每年降一点。大家都知道你没消化完,所以也不愿意给估值。

直到2016年之后,经济向好,银行有了较好的收入,才开始把存量风险快速消化(因为要保证利润平稳,而处置不良要抵消收入,所以只有当收入不错时,银行才会把不良释放出来处置),报表变干净了。于是,这两年银行股估值是有所修复的。

政策当局抓住经济向好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2017年重新启动防风险的措施。于是2018年银行又开始暴露风险,估值下行,很快就下行到了2014年的历史低位,即0.85倍。但是,2018年的银行,虽然也面临一些不良的风险,但体质和2014年显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为2016-2017年处置了大量的不良资产,2018年的银行股资产负债表要健康很多。可估值竟然是和2014年一样的,这显然不合理。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