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最近爆火的“碳中和”,究竟是赚钱风口还是概念炒作?

本文由“苏宁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

碳中和彻底火了。

今年春节之后,大盘开启了调整步伐,很多前期机构抱团的强势白马股都接连下跌。可就在此时,“碳中和”概念股却一骑绝尘,相关板块和个股连续逆势上涨。而在3月15日决策层再度重申“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之后,市场更是陷入疯狂,纷纷声称一个价值千亿元的巨大市场即将横空出世,而在二级市场上,碳中和俨然已经成为了那颗最亮的星。

然而,仍有不少人对此心存疑惑,觉得碳中和只是又一次概念炒作。对于投资者来讲,碳中和究竟是不是好的赚钱机会呢?我想在本文中谈谈自己的看法。

1

首先有必要先来明确一个概念:主题投资。

作为一种相对新兴的投资策略,主题投资表征的是通过分析实体经济中结构性、周期性及制度性变动趋势,挖掘出对经济变迁具有大范围影响的潜在因素,对受益的行业和公司进行投资;其最大特点在于,它并不是按照一般的地域和行业划分方法来选择投资标的,而是致力于发掘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具有长期影响的潜在驱动因素,并将此视为“主题”,继而将相关的行业、板块或个股纳入该主题范围内进行投资,最终获取超额收益。

回溯历史,主题投资的理念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彼时,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提速,地域和行业的壁垒被逐渐突破,导致各国经济以及各行各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一些共同因素的影响,过去以关注个体公司价值为主的投资思路渐渐难以满足市场需要,投资者的目光也开始投向行业和地域之外的深层次因素。尤其是对于全球视野的国家资本而言,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跨国界、跨行业的策略分析方法。

在此背景下,主题投资应运而生,其最初倡导者是瑞银华宝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爱德华·科什纳,他经过实践后发现,“进行主题投资可以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的超额收益”,由此推动了主题投资的发扬光大。主题投资的意义在于,能够规避大盘下跌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进而获得独立于大盘逆势上涨而带来的利润。

按照投资机会的触发因素来划分,主题投资大体可分为以下四类,其中不少都在我国A股市场上掀起过浪潮:

(1)宏观性主题:指可以促进经济短期结构性变化和长期发展趋势的宏观驱动因素,如金砖四国、“一带一路”倡议、人民币升值、城镇化、消费升级、区域经济振兴等;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