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传言MCU降价且被砍单?国内一线大厂:“全领域受影响”说法不客观

  记者从国内某一线MCU大厂了解到,真实情况与传闻存在较大差异。“MCU的应用范围领域极其广泛,包括消费、工业、汽车很多方面。某些领域的应用受影响是正常的,发酵到全领域就有点不客观了。工业等很多领域持续保持旺盛和稳健的发展势头。”该厂一位高管说。

  上述高管坦言:“今年第一季度开始,国内有些小容量小封装的MCU产品价格在波动,加上渠道库存处理,相比去年火热行情大有缓解。但这个也是分应用的,每个应用的具体情况不一样。”

  有消息称,消费电子类MCU的价格压力最大。比如,意法半导体通用型MCU价格从3月的70元人民币下调到32元。

  华南一家MCU厂商方面对记者表示,公司MCU产品随行就市,如果海外大厂跌了,其产品也会受影响。部分涉及MCU产品的上市公司董秘告诉记者,他们不掌握价格信息,这属于商业机密,也不便对外披露。

  一位沪上资深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如果报道属实,国内MCU厂商受到的冲击将会更大,因为国外主要是高端市场,而且性价比更高。”

  一位头部券商电子首席告诉记者:“没听说‘报价雪崩’这事,之前的确有炒货,但渠道和直供是不是一样的。从MCU原厂来看,大客户端报价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波动。”

  至少从国内晶圆代工这个环节来说,似乎未受到MCU降价及砍单的影响。“像MCU、超低功耗、电源管理及部分驱动,现在都是供不应求,我们的产能还不能满足头部客户的需求。”国内某晶圆代工大厂高管在6月下旬表示。

  据前述业内人士观察,目前MCU砍单还未波及晶圆代工环节,“哪怕后面受波及,影响也是有限的,毕竟MCU只是其成百上千个代工产品中的一个。”

  根据IC insights数据,2021年全球MCU市场规模为196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7%。从结构来看,全球MCU市场下游以汽车电子为主,全球车载MCU份额集中于海外龙头,国内MCU下游以消费电子为主。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