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中国三代EGFR-TKI研究结果陆续发布 陆舜教授:肺癌靶向取得突破性成果

  日前,由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陆舜教授主导的首个中国原创第三代EGFR-TKI,翰森制药阿美替尼AENEAS研究论文在国际著名肿瘤学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JCO”)在线发表。

  随后,在2022年6月的ASCO年会上,阿美替尼新发布的脑转移研究成果再次引发行业关注。而最新消息,基于JCO在线发表的该研究结果,阿美替尼在英国(MHRA)的上市申请获受理,意味着其有望成为国产同类品种中首个成功出海的创新药。

  “这是我们中国研究者主导、以中国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的中国原创第三代EGFR-TKI,国际肿瘤权威肯定了我们的创新药,意味着我们不仅可以拥有媲美国际前沿治疗效果的优质好药,还有机会给全球肺癌患者长期生存带来更多选择和希望。”陆舜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据介绍,肺癌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首位,中国肺癌患者人数占全球肺癌患者总数的1/4以上。在我国约30%-40%的肺癌患者是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陆舜表示,近年来,随着EGFR-TKI药物,特别是第三代EGFR-TKI药物的出现,我国肺癌靶向治疗趋势越来越精准、高效,特别是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中位生存期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生活质量有了极大的改善,。

  然而有药可医之后,药物可及性也长期是制约患者接受最好治疗的瓶颈,也一直是医生关注的焦点。

  据介绍,全球首个问世的第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于2017年在国内上市,上市之初,由于进口药品定价高昂,首轮进入医保后,医保覆盖适应症也有限,且首次医保谈判降价后的价格也不便宜,许多患者依然表示“吃不起、用不上”。

  陆舜表示:“这为中国研究者提供了破局窗口期和研究动力,一定要做出我们中国自己的原研好药,真正让百姓‘吃得上、吃得起’!”

  为加速推动中国三代EGFR-TKI研发,陆舜率领团队扎根本土市场,根据中国患者的特殊性,围绕阿美替尼做了潜心研究,最终取得了突破效果。

  据了解,国产第三代EGFR-TKI的获批上市打破了进口第三代EGFR-TKI一家独大的局面,在市场定价和医保支付体系的作用下,如今,国内第三代EGFR-TKI药物每年的治疗费用从最初依赖进口产品约60万元已经大幅下降到大部分普通家庭可以承受的水平。

  “如今,阿美替尼在疗效和安全性上的数据结果已经得到充分论证及国际权威认可,不仅对中国乃至亚洲患者有鲜明的指导意义,对于海外地区也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我希望它不仅只是惠及中国患者,还能早日走出国门,让全球更多患者以更低的价格、更快的速度享受到‘中国好药’。”陆舜表示。

  据悉,基于阿美替尼目前成功的研发经验,其临床价值还在进一步挖掘中,如:早期EGFR突变阳性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或用于接受同步放疗或序贯放疗后的患者,或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肺癌患者,或与奥希替尼头对头比较治疗脑转移患者等研究,都在进展或筹备中。

(文章来源:中国网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