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银行承诺碳中和成为趋势 气候信息披露日益主流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实习生操杰瑞李博洋北京报道“气候信息披露是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方面,碳中和背景下气候相关的信息披露日益主流化,银行等金融机构承诺碳中和成为趋势。”兴业研究首席绿色金融分析师钱立华表示。

  近日,兴业研究与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CIFA)、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中节能咨询、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联合举办了“碳中和下商业银行气候友好转型研讨会”,发布了《金融机构气候信息披露案例与建议》(下称“报告”)研究报告。

  未来碳中和下商业银行气候转型该如何进行?国内外气候信息披露框架如何协调?气候信息披露如何继续推进?报告认为,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气候相关信息披露,不仅是对自身识别与防范环境和气候相关风险的基础,也是顺应监管趋势、避免监管风险的必然需要。全球各国监管与政府部门都在不断出台气候相关的信息披露的要求与制度,以此尽快达到气候转型目标。

  国内外气候信息披露框架走向融合

  各大国际组织陆续制定和发布气候相关信息披露框架,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气候相关信息披露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引,明确了转型方向。

  与此同时,全球气候和可持续报告标准趋同。国际组织开始尝试构建一套全球统一的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框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 Foundation)于今年3月发布了《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和《气候相关披露》两项。

  “若未来此可持续披露标准发布以及被相关经济体所采纳,则将是对现有的财务报告披露制度的一个重大变革。一方面,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将与传统财务信息一起被披露;另一方面,可持续相关信息披露也将更加一致。”钱立华表示。

  国内方面,我国金融业在“双碳”背景下快速建设气候相关信息披露制度。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就中期发展进行了规定,相关公司、企业要按照环境信息依法披露要求,定期公布碳排放信息。

  《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则对长期规划做出安排,提出健全企业、金融机构等碳排放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

  在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目前国内银行业的气候与环境信息披露比例与水平都在逐步提升。

  我国金融机构气候信息披露面临诸多挑战

  在对国内外金融机构气候信息披露实践和案例的剖析后,报告提出了我国金融机构气候信息披露面临的主要挑战。

  对于国家层面,相对统一的气候信息披露制度和规则缺失,急需完善;气候信息披露等数据质量需要提高、配套机制有待完善;各个银行之间气候等信息披露质量差异较大,也需规范统一。

  为此,报告分别对主管部门和银行机构提出建议。

  主管部门需要构建并完善相对统一的气候信息披露框架及制度,制定完整的信息披露制度实施时间表与路线图、建立部门间的协同管理与信息共享。

  金融监管部门与气候信息相主管部门也应建立协同管理机制,建立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碳排放与气候相关信息共享机制,同时做到完善金融机构碳核算方法等举措。

  银行等金融机构则需加强气候相关信息主动披露,完善银行碳中和战略与目标以及实施计划,逐步建立气候相关信息披露流程,重视碳排放信息的逐步核算与披露。

  (作者:李德尚玉,实习生操杰瑞,李博洋编辑:李博)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