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互换通”来了 境外投资者可参与内地银行间金融衍生品市场

  7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香港证监会、香港金融管理局就开展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以下简称“互换通”)发布联合公告,通过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连接,境内外投资者可以参与两地利率互换市场。根据联合公告,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清算所、香港交易所集团旗下的香港场外结算有限公司将开展“互换通”合作,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衍生品交易、清算等服务。公告发布之日起6个月后,“互换通”正式启动。

  “互换通”指境内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连接,参与两个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机制安排。初期先开通“北向通”,即香港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投资者经由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之间在交易、清算、结算等方面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参与内地银行间金融衍生品市场。未来将适时研究扩展至“南向通”,即境内投资者经由两地基础设施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安排,参与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场。

  具体流程上,外汇交易中心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衍生品交易服务,以不改变境内外衍生品电子交易习惯为出发点,支持境外投资者通过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境外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接入,在外汇交易中心交易系统与境内报价机构达成衍生品交易。外汇交易中心实时将达成的交易发送至中央对手方清算机构(以下简称CCP)进行集中清算,实现交易清算直通式处理及全流程高效对接。上海清算所与香港场外结算公司通过CCP互联,共同提供集中清算服务,其中上海清算所服务境内投资者,香港场外结算公司服务境外投资者;双方共同进行日常保证金及资金结算,并建立特殊风险准备资源覆盖彼此违约的潜在损失。

  近年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2017年以来,“债券通”南北向通的先后推出,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里程碑。2021年全年,境外投资者达成人民币债券交易11.47万亿元。截至2021年年末,境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达到4万亿元,约占全市场总托管量的3.5%。随着境外投资者持债规模扩大、交易活跃度上升,其利用衍生品管理利率风险的需求持续增加。

  人民币利率互换自2006年在银行间衍生品市场推出以来,经过多年稳步健康发展,交易规模逐步扩大、参与主体日益丰富、风险管理功能有效发挥,2021年成交21.1万亿元。为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银行间利率互换等衍生品交易,人民银行持续推动银行间利率衍生品市场稳步开放,利用内地与香港两地金融市场良好的合作基础,采取类似“债券通”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连接方式,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境内外电子交易平台、中央对手方清算机构的互联参与境内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互换通”的推出,便利了境外投资者使用利率互换管理风险,减少利率波动对其持有债券价值的影响,平缓资金跨境流动,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也有利于推动境内利率衍生品市场发展。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