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铁路+”发展新模式 助力乡村振兴

  科技日报记者魏依晨通讯员李翔胡钧

  近年来,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铁)在助力推动赣闽两省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在促进沿线旅游业和产业蓬勃发展上,走出了一条以铁路促振兴的新路子。

  依托完善路网促进沿线旅游业发展

  泰宁县是中国东南诸省中丹霞地貌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十年前,由于交通不便,就连省内周边的县市,都要驱车4个小时以上才能到达景区。2013年9月,向莆铁路正式通车运营,连接赣闽两省省会,把赣闽两省20个县市连成一线,泰宁县正处于向莆铁路的中心地带,从南昌、福州出发,仅用2个小时就能到达泰宁,便捷的交通改善了泰宁县发展环境,也为当地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快速通道。

  “托了动车的福,现在当导游幸福并快乐着。”当地导游何娟是泰宁旅游业腾飞的见证者,自从泰宁有了动车站,游客一波接着一波。“尤其是近两年,泰宁开发了许多知名旅游项目,如大峡谷、玻璃栈道等,都非常火,每年旺季虽然辛苦,但是钱包鼓了,很开心。”

  “这几年,我们泰宁站常常接待外国旅游团,像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团就特别多。”泰宁火车站联合党支部书记王鹰介绍,向莆铁路开通近十年来,泰宁站列车开行数量由最初的23列,增加到如今的58列,日均接发旅客人数由开始的700余人次,增加至现在的3000余人次,共计为泰宁带来客流量1157万人次,为当地乡村振兴发展积累了人脉,拉足了人气。

  发挥行业优势助力沿线产业发展

  “泰宁县旅游的火爆是铁路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乡村振兴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铁路部门持续发挥行业优势,通过提供货运运价支持、运力保障、培训资源投入、协助资源开发等多项举措,助力沿线地区振兴发展。”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铁路部门扎实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复工复产达产,为促进区域经济振兴发展作出贡献。在江西省余干县,建设中的昌景黄铁路桥横亘在大片稻田之上,当地民众翘首以盼的余干高铁站将在近几年内建成。“铁路行业的红利给我们带来更多商机,这几年我们的服装订单需求越来越大。”余干县沿河村村集体参股企业江西璟依服饰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白开果介绍。南铁充分发挥“铁路+产业”优势,为沿河村控股合作的璟依服装厂等企业拓展市场,给周边百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打造“铁路+互联网”发展新模式

  铁路部门以“互联网+”作为创新发展的载体,投入人力、物力,做好技术帮扶,拓宽沿线产业销售渠道,提升支援地区振兴发展成效。

  为帮助支援沿线乡村打造特色品牌,带动产业和经济长远发展,中国铁路南昌局与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鹭鸶港乡沿河村集体协商,将产业帮扶资金的一部分,用于沿河村发展红色旅游和红色研学。调研整理方志敏烈士在当地的英雄事迹,为当地革命先辈——方志敏的军需官白梅烈士建立“白梅故居陈列馆”和红色文化广场,用于沿河村发展红色旅游和红色研学,使之成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的示范基地。为提升基地的知名度,南铁通过直播、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发布,吸引周边单位党员群众、学校学生到此开展红色研学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今年初,南铁抓住沿河村入选江西省省级红色名村的契机,充分运用鄱阳湖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优势,开展了“红色+乡村”春秋游宣传活动。今年以来,沿河村通过线上平台以及南铁乡村振兴铁路直销店销售的米、油等特色农产品价值超过100余万元,有效带动了村集体增收。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