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伴随比亚迪问鼎全球销量冠军 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强势崛起

  全球能源价格暴涨,新能源汽车狂飙突进。

  风云际会,谁家正在高歌猛进,冉冉升起,成为全球产业界和消费者万众瞩目的焦点?

  非比亚迪莫属。

  “全球第一”耀眼光环背后

  西安成比亚迪除总部之外的重要产业基地

  从3月份宣布停产燃油车,到6月份市值破万亿,“新能源汽车黑马”比亚迪在短短三个月时间里,创造了不少纪录。7月3日,比亚迪发布最新产销数据显示,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3.4万辆,同比增长224%,1-6月累计销量64.14万辆,同比增长314.9%,已超越去年全年销量。

  而此前一直作为全球新能源车风向标的特斯拉,根据其7月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其上半年销量约为56.47万辆,同比增长46%;距离2022年整体交付150万辆的目标仍有很远。

  这也意味着,今年上半年,比亚迪销量已力压特斯拉,成为全球销量冠军。

  企业之争,背后是国家产业政策之争。

  随着我国深入实施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从2012年底的2万辆攀升至今年5月底的1108万辆,成功突破千万辆大关。自2015年起,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

  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增长幅度超过2019年全年水平。在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总量中,中国品牌占比达75.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个百分点。从数据来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品牌正在迅速崛起。

  企业突围,背后是城市产业链“卡位”的突围。

  比亚迪市值突破万亿,问鼎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冠军的背后,与陕西及西安在汽车产业政策、营商环境以及兼容程度等方面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时间回溯到2003年,比亚迪落户西安高新区,进入汽车产业。此后,相继布局了乘用车、商用车、电子、汽车金融、轨道交通和动力电池等全产业链业务,西安已成为比亚迪继深圳总部外,发展质量最高、布局产业最全的北方基地。

  比亚迪打造供应全国的“超级工厂”

  未来所有新能源汽车高级零部件都会在西安生产

  纯电动客车基地、30GWh动力电池项目、高端智能终端产业园项目、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得益于西安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汽车产业政策,19年来,比亚迪在西安布局项目不胜枚举。

  “我们正建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增产扩能项目,将打造供应全国的‘超级工厂’,实现运进来的是原材料,运出去的是整车。”比亚迪西安地区总经理刘振宇介绍说,“未来,比亚迪所有新能源汽车所需的高级零部件都会在这里出现,比亚迪在西安地区的年产量,也将从30万辆提升到60万辆。”

  据了解,今年5月,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拉动下,西安比亚迪汽车产量6.6万辆,环比增长13.5%,同比增长108.2%;1-5月,西安比亚迪汽车产量28万辆,同比增长146.2%,其中,新能源汽车27万辆,增长747.8%。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比亚迪执著于新能源汽车,不断积累深厚技术,布局供应链,持续创新的结果,也有西安产业基础、产业政策合力助推的因素。

  打造“拳头”产业

  西安成全国重要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如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以比亚迪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西安瞄准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向,着力将新能源汽车打造成西安“拳头”产业。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西安比亚迪生产的“秦”“宋”DMi等系列产品市场销售需要提前数月订购才能提车,产销两旺。西安吉利秉承“蓝色吉利行动”的总体方针,加速电动化布局,持续推出多款新能源汽车,并实现多平台、多车型混线生产。陕汽掌握有新能源商用车核心技术,研发出混合动力压缩式垃圾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港口车、增程式环卫车等新能源特种车。法士特新能源产品全面覆盖了卡车及工程机械等应用领域,在新能源重卡市场占有率超过50%。

  得益于龙头企业的带动,目前,西安新能源汽车已初步形成纯电动和混合动力轿车、物流车、环卫车、码头牵引车等新能源汽车,CNG、LNG等清洁能源重卡的发展格局。

  “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好、起步早、技术强,为近两年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21年,全市产销汽车63.90万辆,同比增长28.3%,高于全国行业增速24.9%,产销量均创历史最好成绩。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26.90万辆,同比增长348.3%。”西安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1—5月,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西安新能源汽车仍逆势上扬,产销27.02万辆,同比增长748.5%。西安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实施五大工程

  西安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强

  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除了车企本身的努力外,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7年,陕西以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为目标,提出了“300万辆”的产能计划。同年,西安的汽车制造业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成为西安工业首个千亿级产业。

  2018年,西安连续出台《西安市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西安市汽车产业链发展推进方案(2018~2025年)》和《关于推进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都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

  2020年10月,西安发布《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为抢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高地,2021年11月,西安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将西安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产业发展实现“一跃升四突破”(产业规模新跃升,核心竞争力提升、关键领域发展、品牌培育打造、绿色交通体系取得新突破)。

  创新性的政策及补贴形式,直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近10年的快速发展。政策助力叠加市场“风口”,新能源汽车在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的双重助力下,快速增长。

  如何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西安将坚持通过政策引领、龙头带动、推广先行、链式发展等措施办法,不断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强。“西安成立了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提升工作专班,由市级领导担任链长,编制并发布《西安市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提升方案》。”西安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实施壮大整车“增链”、新能源汽车“强链”、研发创新“补链”、重点领域“延链”、供应链“稳链”五大工程,弥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短板,实现链式发展,不断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强。

(文章来源:西安新闻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