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集聚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等要素平台 上海临港滴水湖金融湾打造金融开放前沿阵地

  近日,上海临港新片区2022年第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总投资额约118.7亿元。其中,由上海临港新片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主导开发的滴水湖金融湾二期首发项目也位列其中。

  “到今年年底,滴水湖金融湾的城市外观天际线将逐渐显现。”新片区经济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期项目已进入全速建设期,二期也将在年内全面开工。”

  滴水湖金融湾核心区总规划占地面积1150亩、建筑体量约350万平方米,是临港推进开放型特殊经济功能区建设的核心承载区之一。建成后,将承载跨境金融服务、新型国际贸易、高端国际航运为代表的现代服务新业,形成继陆家嘴金融城、外滩金融集聚带之后的上海金融服务业第三极。

  打造联通国际国内金融要素市场的重要枢纽

  2020年8月20日,临港新片区揭牌满周年之际,滴水湖金融湾一期项目正式开工,瞄准的是打造联通国际国内金融要素市场的重要枢纽以及金融领域开放政策的前沿阵地。

  新片区经济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滴水湖金融湾核心区作为临港新片区重点打造的特殊经济功能承载空间,国内首个中外合资理财公司汇华理财、首个外商独资金融科技公司汇丰金融科技、首单探索取消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资本金专用账户试点、首单金融租赁自贸区SPV跨境设备租赁创新均诞生于此。此外,金融湾目前已集聚交银金科、毅峰资本、大华银行、华福证券等一大批跨境资产管理要素,正努力推动国内外资金资源在新片区高频交易、高效配置。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已明确指出,支持滴水湖金融湾建设,发挥临港新片区促进在岸与离岸金融统筹发展的作用。临港新片区金融业“十四五”规划更是指出,正在搭建“人民币在岸-离岸循环机制”,形成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与“五个重要”相适应的离岸金融体系。

  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国际油气交易平台......一系列跨境金融“融通世界”的行动计划已经启动,跨境债权交易、跨境股权投资、金融跨境数据流通等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未来有望在此探索。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金鹏辉日前撰文指出,发挥临港新片区“试验田”作用,在人民币可自由使用方面先行先试,在符合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和展业三原则的要求下,进一步便利企业贸易投资资金的进出,实现实体经济层面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

  离岸贸易“十四五”期间力争每年实现30%增速

  滴水湖金融湾不止金融业,新型国际贸易也是其主打的产业之一。

  “‘十四五’期间,临港新片区力争实现离岸贸易年均30%增速。”在近日举行的临港新片区新型国际贸易“百家万亿”系列活动东盟站上,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新片区经济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滴水湖金融湾主攻的并非传统国际贸易,而是借助跨境金融服务优势的新型国际贸易,包括离岸贸易、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等,以离岸贸易为例,原材料采购、生产和销售都在境外,但资金结算在临港新片区平台上实施的离岸加工贸易就是重要产业引导方向。

  今年3月,有色金属行业龙头企业宁波金田控股在临港新片区设立的新型国际贸易平台——上海金恬实业有限公司首单离岸转手买卖业务顺利完成,该笔业务是金恬实业从香港整批采购秘鲁电解铜,货物不进入境内,而是直接在境外转卖给新加坡客户,交易所涉货物流、资金流和订单流“三流分离”,单笔离岸贸易结算金额530万美元。

  上海金恬实业有限公司资金部总监时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利用临港新片区的政策和平台开始搭建离岸转手买卖业务,目前已成交了8、9单。

  “在临港新片区从事离岸转手买卖业务,与银行的交流更为便捷,而且FT账户内的汇率可以参考CNH汇率,汇率结算更灵活,与国际市场牌价更贴近。”时琳说。

  临港新片区贸易“十四五”规划指出,加快离岸贸易规模化发展,加强对离岸贸易结算、税收等制度创新支持力度,建设离岸贸易创新发展实践区,不断增强新片区转口贸易功能,加强国际分拨中心中转集拼服务功能建设。

  2021年,临港新片区贸易型企业进出口总额近18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7%,贸易类企业注册资本合计近1600亿人民币,离岸贸易涉及企业数量及交易规模较上年均实现双倍增长。

  今年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和上海临港集团共同发起了新型国际贸易“百家万亿”计划,目前,该计划已举行了新加坡、东盟等系列专场活动,且与中国银行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分行和建设银行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分行签署新型国际贸易跨境合作相关协议,以滴水湖金融湾为功能载体,建设以新型国际贸易、跨境金融服务为代表的开放型产业体系。

  自揭牌以来,临港新片区已吸引了包括中国五矿、日本伊藤忠商事、江西铜业、甘肃金川、山东能源、正威国际等在内的100余家全球高能级贸易商落户。

  我国国际航运领域开放措施陆续落地临港

  同样叠加跨境金融服务,临港新片区的航运业务也不再是此前的仓储运输和物流分拨,而是对标全球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港,打造国际航运金融、国际航运管理、国际数字航运三大产业集群。

  以国际船舶管理为例,船管公司相当于大“大管家”,船东买了船,船舶运营、港杂费以及船员工资发放等都由船管公司打理,这就导致船管公司资金流水普遍较大,一条2万TEU的远洋集装箱船在洋山港加注一次LNG就要花费人民币近千万元,这种背景下船东通常会提前把较大一笔金额的运营费用打给船管公司使用,船管公司要随时根据船舶运营状况支付各项实际发生费用,其跨境支付和外汇结算的频次非常高、效率要求极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航运市场,长期以来船舶管理和服务都在国内,但结算长期在境外,主要是我国对外汇进出不方便,而利用临港新片区FT账户和资金池等政策,全球排名前十的船管公司已有接近一半陆续落户新片区。”新片区经济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12月,上海海事局向临港新片区新注册的卫狮船务发展(上海)有限公司颁发《海洋船舶船员服务机构资质证书》。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船舶管理和海事服务集团——卫狮集团(V.Group)的独资企业,取得海员外派资质后,可直接为集团管理的各类国际航行船舶招募和外派中国籍海员,初步估计每年可节省中间费用数百万元人民币。

  不久前,又一项我国航运史上的重磅措施落地临港新片区。今年5月31日,27个从加拿大温哥华进口至中国的集装箱,在上海洋山深水港码头被装上“美若马士基”轮,运往最终目的地天津港,这标志着我国首单外资班轮船公司“沿海捎带”业务正式落地。

  沿海捎带业务是指在中国沿海港口之间从事外贸集装箱的国内段运输业务。新政策实施后,外贸箱在大连、天津、青岛与上海洋山港之间可以用外资船捎带,无须再通过额外中资支线船中转。该政策突破了过去只允许国内的内贸船公司开展“沿海捎带”业务的限制。

  记者了解到,外资班轮船公司“沿海捎带”业务此前已推动了至少16、17年,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而今实现突破,是国家更好发挥临港新片区作用,推进国际航运领域开放突破的重要举措。

  目前,越来越多的远洋集装箱船、远洋散杂货船都有了一个新的共同身份——中国洋山港籍。据悉,“中国洋山港”籍国际船舶登记是临港新片区试点实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船舶登记制度,目前注册登记“中国洋山港”籍的船舶29艘。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