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陕西13家水泥企业及协会串通涨价被罚4.51亿元 涉及数家上市公司旗下企业

  涉案企业部分统一涨价行为(单位:元/吨) 图片相关数据来源: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海报新闻记者陈嘉伟西安报道

  近日,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了该局查处的一起反垄断案件,陕西13家水泥企业串通涨价,合计被罚4.51亿元。

  相关通报显示,该案件涉及尧柏、冀东、声威、生态、海螺等5个水泥品牌的13家企业以及陕西省水泥行会。这些涉案主体于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多次在组织的会议、聚会以及微信聊天中,商议水泥产品的销售价格并达成一致,随后在统一时间实施了相同或相近幅度的涨价行为。

  有媒体测算,在当时条件下,上述企业的涨价行为,会造成住宅建筑成本每平米增加100元。

  “谈笑间”水泥涨价

  2019年7月,根据举报,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陕西省水泥协会及涉案水泥企业正式立案调查。海报新闻记者注意到,该案共涉及尧柏、冀东、声威、生态、海螺5个水泥品牌的13家企业,分别为:尧柏特种水泥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金隅冀东水泥经贸有限公司、冀东海德堡(泾阳)水泥有限公司、冀东海德堡(扶风)水泥有限公司、陕西声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铜川声威建材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生态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礼泉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乾县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铜川凤凰建材有限公司、宝鸡市众喜金陵河水泥有限公司、宝鸡众喜凤凰山水泥有限公司和千阳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这13家企业的主营业务均包括水泥的销售,在陕西省关中区域是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但为了共同的利益这些企业的负责人坐到了一起。

  行政处罚书披露,2018年8月13至18日,由陕西省水泥协会有关负责人组建的“决策者”微信群,成员包括尧柏、冀东、海螺、声威、生态水泥等企业的有关负责人,聊天内容包括统一上调水泥价格内容。

  2018年10月29日,海螺水泥有关负责人召集,陕西省水泥协会有关负责人,尧柏、冀东、声威、生态水泥有关负责人在西安市凤城十一路附近茶秀商谈价格上调事宜,并达成以下共识:从10月30日起各品种水泥上调30元/吨。

  海报新闻记者注意到类似上述的“会议”还有多次。

  水泥价格上涨会产生何种影响,陕西一家房产公司工程预算部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算了一笔账。上述负责人介绍,2017年以前商砼价格为280元/立方米,2018年最高时售价为650元/立方米,2019年价格为600元/立方米。水泥在商砼占比为0.43,水泥价格上涨后,从2017年至2019年,商品房土建成本水泥这一块至少增加:(600×0.43)-(280×0.43)=137.6元。

  涉及数家上市公司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涉案水泥企业在陕西省水泥协会组织或自发组织的行业会议、聚会、微信聊天等活动中,多次商议水泥产品的销售价格并达成一致,随后在统一时间实施了相同或相近幅度的涨价行为。

  调查表明,上述违法行为排除、限制了陕西省关中地区水泥市场的竞争,破坏建材行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涉案企业上述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第十三条“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下列垄断协议:(一)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的规定,陕西省水泥协会上述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第十六条“行业协会不得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从事本章禁止的垄断行为”的规定。

  海报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13家水泥企业不乏上市公司“身影”。

  企查查数据显示,冀东水泥(000401.SZ)分别持有陕西金隅冀东水泥经贸有限公司100%股权、冀东海德堡(泾阳)水泥有限公司50%股权、冀东海德堡(扶风)水泥有限公司约47%股权。

  而海螺水泥(600585.SH)分别持有礼泉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乾县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宝鸡市众喜金陵河水泥有限公司、千阳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各100%股权;持有陕西铜川凤凰建材有限公司65%股权。

  而尧柏特种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则隶属香港上市企业中国西部水泥有限公司(2233.HK)。

  海报新闻记者注意到,截至发稿,上述三家上市公司都没有就被处罚一事做出回应。

(文章来源:大众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