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搭平台促交流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参加品读会的诗歌爱好者与两位作者合影。

  ■古筝声中,品读会浪漫举行。

  昨天下午,“诗意海洋古渡新韵——本土作家诗歌品读会”,在古色古香的澳头雨巷民宿举办,在优美的古筝声中,来自全市各区的诗歌爱好者齐聚一堂,一同见证翔安本土作家邹良能和王少新的新书发布。

  记者戴舒静

  通讯员林瑞声叶晓菲

  医生和退休教师用诗歌表达对这片热土的爱

  “翔安这块热土,是创业者的热土,也是诗歌创作者的热土。 ”邹良能是厦门市第五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同时也是一名诗歌创作爱好者。昨天,他分享了自己的诗集《奔向大海》,该诗集由钟南山院士题词,王辰院士作序。

  《奔向大海》收录了邹良能创作的125首诗歌,分“白衣执甲”“生命如诗”“夕阳与海”等七个篇章。他以一滴水的“生命故事”比喻自己从宁夏银川到厦门的工作生活经历:一座雪山“化作一滴水”,几经波折汇入河流,最终奔向大海。

  王少新是一名退休老师,刘五店人。他退休后的业余时间,除了钓鱼就是写诗。虽然从2019年5月才开始写诗,但他笔耕不辍,三年多时间里,创作了400首诗歌,每一首都是借刘五店的一草一木抒发自己对家乡的情感,他也因此被称为“只钓时光的诗人”。

  此次王少新发布的新书就叫《只钓时光的人》,“现在翔安处在大开发大建设之时,我的家乡刘五店同样如此。”王少新说,他希望通过手中的笔,记录过去那段美好时光,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记忆和乡愁。

  图书馆联手区作协

  为本土作家搭创作交流平台

  “最近我们与翔安区作协联手举办的会员新书品读会,都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主办方翔安区图书馆张胜峰馆长自豪地说,5月28日,他们在内厝镇黄厝村举办了第一场诗歌品读会,获得多方好评,品读会结束后,黄厝在诗歌爱好者群体中的知名度大增,很多人来这里“打卡”。

  据介绍,翔安区图书馆与翔安区作协合作建立了作家交流培训基地,通过选取翔安辖区内一些富有闽南乡土特色的旅游点或文化基地,为本土作家举办品读会,为他们提供一个创作交流平台,并宣传推介他们的作品,助力他们成长。

  张胜峰表示,翔安图书馆也希望通过这种“塑形建模”的模式,以文化活动带动、宣传旅游产业,“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让翔安旅游更有活力,也更有人文厚度。

  “除了为会员搭建平台、展示新作外,我们也希望能在全社会起到倡导全民阅读的作用。” 翔安区作协主席蔡伟璇表示,接下来,还将在翔安其他特色景点、文化基地举办两场类似的品读会,敬请期待。

(文章来源:厦门晚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