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深交所举办ETF纳入深港通路演活动 将继续加强深市基金产品的推介服务

  7月11日,记者从深交所获悉,深交所近日组织的ETF纳入深港通路演活动在线上举办,包括创业板ETF、绿色低碳、先进制作、数字经济等主题,主要面向境外机构投资者。

  在两地证监会指导下,深交所联合沪港交易所、中国结算将ETF纳入互联互通标的,在服务资本市场制度型双向开放上成功迈出新步伐。这是落实国家对外开放战略部署、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互联互通机制、更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有利于丰富跨境投资品种,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便利和机会,促进两地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深交所表示,将继续加强深市基金产品的推介服务,满足境外长期机构投资者的配置需求。包括以“全球投资者大会”“ETF大讲堂”为载体,为境内基金管理人和境外投资者搭建互动交流平台;以指数推介及行情授权为基础服务,便利境内外投资者配置对方市场资源;支持境外基金管理人开发跟踪深市指数的基金产品并在境外交易所上市,丰富跨境投资品种。

  深交所自2005年推出首只ETF,目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基金产品线,投资标的覆盖股票、债券、货币、商品等大类资产及境内外主要市场。

  据悉,此次首批纳入深股通的ETF共30只,其中,宽基产品包括创业板ETF、深100ETF、沪深300ETF等深交所市场旗舰型产品;行业主题产品包括芯片ETF、5GETF、创新药ETF、碳中和ETF等代表性产品,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等领域;策略类产品包括深红利ETF、创业板50ETF、创成长ETF等,集中反映深市基础市场行业覆盖面广、成长性强的特点。

  “深交所主办的ETF纳入深港通路演活动内容丰富,各类主题演讲以及ETF标的管理人面面俱到的产品路演,系统性地使广大参会者了解到ETF纳入深港通对于境内外资本市场及投资者的重要意义。”中信证券有关负责人表示。

  市场人士认为,本次纳入互联互通更是为持续吸引海外投资者长期配置创业板提供了历史机遇。自创业板设立以来,一批批以科技和高端制造业为代表的中国“新经济”企业成功发展,同时一批优质的以绿色低碳、先进制造及数字经济主题的ETF产品也随之上市,且取得了良好的长期收益。

  中信证券量化策略分析师史周表示,创业板的科技、医药产业特征鲜明,具有高研发投入、高盈利、高成长的特征,同时在盈利稳定性上高于科创板,因此境外投资者对于创业板的配置需求一直存在,北向资金持股中创业板股票的占比亦较高,在中国香港市场上也有上市交易的创业板ETF和创业板杠杆ETF。

  结合境外投资者配置需求以及价值投资理念,史周认为,深交所上市的创业板ETF在流动性上占据优势,可承接境外投资者的大体量资金配置需求以及交易需求。史周建议境外投资者关注深交所上市的SmartBeta产品,创业板动量成长ETF相较于创业板指在成长、动量风格上暴露更高且具有超额收益,高股息驱动型的稳健价值产品深红利ETF符合机构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

  另外,在路演活动上,多家ETF北向通标的公募基金公司就本次纳入ETF的投资机遇做了详细介绍。华夏基金高级策略分析师、研究发展部ETF产品经理李乾元表示,此次华夏基金纳入名单的10只ETF,包括4只宽基指数产品,6只主题行业指数产品。银华基金指数投资分析师李依凡表示,银华基金有创新药ETF、5GETF、央企ETF共3只标的入选首批深港通ETF标的。

  “ETF互联互通已正式启航,进一步便利境内外投资者参与两地资本市场,增强A股对境外中长期配置型资金的吸引力。”李乾元进一步说,随着深港通标的股票的扩容,期待着未来更多优质的深市ETF可被纳入互联互通范畴,使得境外投资者可以更加便利地使用这一工具,全方位、多层次地促进和分享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成果。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