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进一步发挥铁路投资建设的稳定器作用

  南沿江城际铁路太仓段主体施工全部完成、江阴站站房正式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沪渝蓉(北沿江)高铁建设项目扬州东站站场项目首个地质勘探孔顺利开钻;沪苏湖铁路全线唯一轨枕场正式投产……近日全国多项铁路在建工程项目已全面复工复产。稳投资效果逐步显现,产业链带动作用明显,用工保就业成效突出,助力疫情影响下三季度国民经济平稳开局,进一步凸显铁路行业对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铁路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国铁路建设投资保持高位运行,继续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补齐基础设施领域短板,保障劳动力稳定就业,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发挥铁路行业在“六稳”“六保”中的基础性作用。

  助力经济复苏,推动高质量发展。铁路作为国家关键性基础设施,具有投资量大、建设项目施工周期长,用工规模大,产业链条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作用明显等特点,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以长三角铁路为例,近年来长三角铁路在高质量服务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建设中加快铁路工程建设,积极担当作为。据测算,近年来长三角铁路建设每年约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提供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拉动了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和基本能源等需求,提高了上下游产业的就业水平,成为扩大内需、推进区域经济加速复苏的重要引擎。

  提振发展信心,创造新发展机遇。道路通,百业兴。铁路是国土开发、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也是研判宏观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在江西上饶四十八镇,高铁开通仅一年,当地就新增农家乐20余家,乡村旅游从业者增至4000余人,年人均增收3000余元;在云南昆明,中老铁路新线建成以来,截至今年7月3日已累计发送旅客411万人次,发送货物503万吨,显著提升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吸引力和辐射力。铁路建设密集成网,不仅成为巩固老少边穷地区脱贫攻坚成果的稳定器,更为疫情困难下提振社会发展信心注入一剂稳定的强心剂。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稳定经济政策措施持续显效,铁路货运单日货物发送量、货运周转量、装车数、卸车数等多项先行指标屡次刷新历史纪录,经济运行正逐步复苏。将稳增长放在更突出位置,扎实推进包括铁路投资建设在内的稳定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我们就一定能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国号巨轮就一定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