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城市的颜值更靓丽 精“梳妆”勤“打扮”

  在5月7日召开的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动员部署会上,我市针对在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查找出的问题,提出要迅速开展五大专项整治行动,包括市容市貌专项整治、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公共设施专项整治、村镇环境专项整治,力争6月底前取得明显成效,10月底前巩固提升,12月底前建立常态长效机制。

  五大行动开展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还存在哪些问题,市民群众有哪些意见建议?本报今起推出特别策划“五大专项整治行动/记者走现场看成效”,记者深入现场,追踪展示五大行动的积极成效,点出不足,提出建议,将专项整治行动引向深入,让更多市民认可“做文明人,创文明城”理念,共同参与到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中,推动我市文明创建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执法人员和街道志愿者帮商家将占用公共空间摆放的物品搬至店内。(本报记者许秋珩摄)

  本报记者王玉婷

  溪岸路上,商家不再“任性”地将商品摆在人行道上、头顶的“蜘蛛网”不再杂乱无章“张牙舞爪”。寨上农贸市场中,电动自行车也不再“流浪”,乖乖停进划线区……市容市貌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我们的城市正在变得更整洁干净、文明有序。

  五大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作为市容市貌专项整治协调组牵头单位,市执法局联合相关部门先后开展了5轮综合整治行动,近一个多月来,市区两级共组织统一行动近500场次、常态化小整治8000余场次。

  市容市貌专项整治中,还有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市民朋友对于提升市容市貌,又有哪些好点子?近日,“五大专项整治行动记者走现场看成效”第一站,我们跟随市容市貌专项整治组走访农贸市场及周边,看看近两个月的整治成效,并精准对照标准,查问题、找差距,及时提升短板弱项。

  记者

  直击

  1

  地点:思明区美仁宫市场片区

  市容市貌变清爽了

  个别商家“门前三包”不到位

  8日一早,早市高峰还没结束,记者跟随市容市貌专项整治协调组牵头单位市执法局相关负责人,来到思明区美仁宫市场片区。

  “农贸市场是市容市貌的一扇窗口,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重点和难点。5月27日,我们在该片区开展了第一轮综合整治行动。”执法人员说。当天,记者也曾跟随采访,与那时相比,如今的美仁宫市场,确实“清爽”了不少——地面上未发现明显污水痕迹,生鲜区域也没有异味,市场外围未发现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情况。抬头向上,此前空中缆线较为杂乱的问题明显已被处理,缆线被成捆整齐绑扎。

  走进溪岸路花鸟市场,两旁的商家基本都落实好“门前三包”,经营范围也“规矩”地保持在黄线内。可当记者一行走到市场中段时,发现在一家店铺拐角里,堆放着花架、水管、花盆等物,还有一盆近两米高的盆栽。

  “这是哪家的东西?”正在巡查的思明城管执法队员刚一走近,旁边花店的老板就匆忙跑出来,“店内实在狭小,我就暂时把一些物品放在店铺旁边的角落了,以为这样不会影响通行……”老板一边说,一边动手就要搬。“‘门前三包’是有责任范围的,在符合市容环境相关规定的前提下,也允许适当跨店经营。但您看您摆放的位置已经快占用了电动车停放区。”执法人员动手帮老板将物品搬至店内。考虑到是首违,执法人员再次对老板进行教育宣传、以案释法,“如果屡教不改,我们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您进行处罚。”执法人员说。老板连连点头,五分钟后,物品被清理干净,老板主动拉来水管将地上泥土冲洗干净。

  记者

  直击

  2

  地点:湖里区寨上农贸市场片区

  早市后摊主及时清洗地面

  但仍有小旅馆招牌设置不规范

  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来到湖里区寨上农贸市场。早市高峰刚过,走进市场,记者发现不少摊主正在打扫摊位及周围卫生,用清水冲洗地面。

  但当来到一处电动车集中充电区时,记者发现靠墙一侧,有两处堆放着两三块废弃木板。执法人员上前将杂物清走时,从木板后方飞出不少蚊虫。此外,充电区内,堆放着一堆占地约三平方米的砂土,上面还压着一层塑料膜。

  湖里城管执法人员在小巷里找到土堆的主人郭女士。原来,郭女士正在装修,剩余的砂土就临时堆在外面。“这里是公共区域,您看砂土堆在这,起码占用了四五辆电动自行车的停放位置。”执法人员讲清问题所在后,依据《厦门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开具了《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郭女士在当天将砂土清理干净。郭女士不好意思地说,“我们马上就清理,一刻也不耽误……”

  此外,市场中,仍有不少中介、小旅馆将A4纸大小的招牌挂在电线杆上、防盗窗上。执法人员当场将这些影响市容市貌的招牌拆除干净,并要求相关人员加强整改,规范设置招牌,“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与相关部门拧成合力,加大巡查整治力度,不断扮靓城市颜值。”市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市民声音】

  环境变好

  生意才会好

  溪岸路花鸟市场商家朱老板:一开始我们也不理解,一点小问题,为啥非得这么较真。但是一遍遍整治下来,我们才意识到,整洁干净的市容市貌有多重要。对我们而言,环境变好了,客人才爱来,生意才会好。与其跟城管部门“躲猫猫”,不如踏踏实实做好“门前三包”。希望有关部门多给我们普法宣传,比如店门口管好秩序的具体标准、适度跨店经营的适用范围等,让我们更好地落实自己门口的职责。

  让不守规矩者

  参与市容巡查

  思明区开元街道居民林女士:乱张贴小广告、占道经营、乱丢垃圾、违规设置店招标牌,这些行为其实就是侵占公共利益。城市建设“三分建、七分管”,希望城管部门瞄准这些不文明行为,落实常态巡查,比如在农贸市场、景点、商圈周边,指派专人定点管理。那些不守规矩的商家、居民,除了教育、处罚外,是否可以考虑让他们参与到巡查管理中来,真正增强他们的守法意识和文明理念。

  【记者手记】

  呵护市容像爱护自己的脸蛋一样

  一名城管执法人员曾这样和我说:“爱护市容,就要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脸蛋一样,不仅要每天认真清洗,还要经常给它做做美容。”

  流动摊贩不再“打游击”,取而代之的是规范设置的摊规点、划在商家门口的文明线,不仅为每个店留出足够的外摆空间,也兼顾过路行人的行走畅通;共享单车企业分批全量置换新型高精度定位车辆,加强“潮汐”点位监测,加强高峰时段清运力量……市容市貌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这座城市不仅更有市容“高颜值”,还更有文明“高素质”。

  但是,当“脸蛋”越来越干净时,一些瑕疵就会更加明显。随着专项整治向纵深推进,更大的困难和挑战也随之而来——细节问题、短板问题悄悄被放大。商家门口随意摆放的一把扫帚、街角处私人安装的一个水龙头、人行道尽头一处长满青苔的砖块……新一轮市容市貌整治工作,正聚焦这些“小问题”。细节决定成败,管好了,才能实现市容市貌深度“美颜”,才能推动城市文明再上新台阶。在人力、精力有限的前提下,相关职能部门是否可以结合视频巡查、网格App等方式,让市容市貌巡查、整治更智慧高效。

  此外,厦门市容市貌的整洁,是所有厦门人共同的“面子”,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将它维护好。城市每一条道路的整洁、每一个角落的干净,永远都无法靠“管”出来,而是要靠我们每一个人“护”出来,希望您在路边看到零星烟头,能主动弯腰捡起、希望您发现乱涂乱画行为,能及时上前制止、希望您在每一次骑行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后,都能有序规范停放……

  厦门很美,我们一起爱护城市的样子,更美。

(文章来源:厦门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