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专项行动为果农减损 “雹伤桃”有了新销路

  近日,一批“受伤”的桃子——雹伤桃,陆续在北京盒马门店上市。同日,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西营村,正式授牌为盒马村。

  一个月前的一场冰雹让平谷桃农记忆深刻。

  6月12日,平谷区遭遇雹灾,冰雹持续约20分钟,多位农户称,冰雹平均大小“像栗子那么大”,最大的有乒乓球大小,很多桃树上的套袋都被砸掉。桃园80%以上的桃子“挂彩”,本是丰产年,突如其来的灾害却让他们损失惨重。

  据盒马村负责人张海合介绍,经后期探查,桃园80%以上的桃子被砸伤,很难符合大部分商超的收货标准,直接经济损失达600万元。近期,盒马团队多次探查基地,为受伤的桃子“体检”,给它们起名为雹伤桃,并且制定了一套全新的收货标准,让这批桃子顺利上架。

  据了解,标准规定雹伤桃伤口不能超过2处,每处不超过10毫米,外表干净整洁,内部不能有溃烂等等,经广泛测算,雹伤桃甜度比未受伤桃子低1度左右,但口感上没有明显差别。

  “上市雹伤桃的价格是正常桃的4折。”盒马水果采购经理方铭透露,雹伤桃的收购价为每公斤6元,销售价为6.99元,这里面还包含了包装、运费及人工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在平谷盒马村内里,多项高科技设备也展露身手。无人机在低空执行植保任务,喷洒生物制剂;无人值守果园机器人,在桃树间贴地作业,它的“肚子”里可以装一吨水,桃树从根部到树冠,灌溉时可以“雨露均沾”;风吸式杀虫灯能利用害虫趋光、趋波等特性,吸引它们自投罗网。杀死的害虫还能废物利用,成为有机肥……

  “盒马村的每棵桃树,‘从头到脚’都能晒到阳光。”张海合举例,与其他种植地不同的是,这里的桃树培育上更加精细化,桃树的枝蔓经常被修剪,不让其产生过大的遮光区,树上挂果的密度,也是其他桃园的三分之二左右,以保证充足营养。

  据悉,该盒马村共有桃园1500余亩,年产量300万斤,其中有机桃种植500亩。盒马村建立后,订单农业将最大程度保证平谷桃销路稳定。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