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轻装上阵 锂矿巨头重获大发展机会



  北京时间7月13日上午,天齐锂业港股上市仪式在香港港交所、成都、智利圣地亚哥三地同时举行。这意味着,今年迄今为止港股最大规模IPO(首次公开募股)获得成功,天齐锂业也成为继赣锋锂业后第二家“A+H”两地上市的锂矿巨头。

  两起海外并购,让天齐锂业一举成长为全球锂业头部企业,同时债务危机也伴随而来。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天齐锂业曾在2018年谋划H股上市,但铩羽而归。此番卷土重来,终获成功。□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欣忆

  两次上演“蛇吞象”受困债务压力,亟待再度融资

  在成都的上市仪式现场,9696.HK,002466.SZ,H股和A股两串股票代码特别显眼。天齐锂业董事长蒋卫平激动地说,港股上市,是公司又一新的里程碑,公司将牢牢把握时代机遇,借助港股上市契机,携手全球战略伙伴,共同促进锂电产业可持续发展。

  天齐锂业于2004年在遂宁创立,2010年在A股上市,随即开启了资本扩张、全球收并购等重要步伐。此后,天齐锂业接连进行了两次被外界称作“蛇吞象”的收购。

  第一次收购发生在2013年,当时全球最大的锂矿石生产商泰利森寻求股权变更,美国洛克伍德公司企图进行要约收购。当时,蒋卫平凭借极高的行业敏锐度,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成功获得泰利森的控制权,拥有了格林布什矿场的采购权。理论上,通过这次收购,天齐锂业掌握了全球接近三分之二的锂矿石供应。这次收购后,因为锂矿石进口的成本优势,天齐锂业的业绩在第二年开始飙升。

  第二次收购发生在2018年,天齐锂业欲收购智利锂业巨头SQM公司25.87%的股权,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为筹措资金,天齐锂业找到中信银行组织银团贷款,获取资金超过35亿美元。最终,天齐锂业出资超5亿美元,以5倍杠杆、超过40亿美元的总价达成收购目的。

  此后,出现意料之外的问题。在最开始的设想中,天齐锂业将在收购完成后于港股上市,获取资金,偿还贷款。但港股上市受挫。

  祸不单行。2019年、2020年,锂价大幅下跌,严重影响了天齐锂业的经营状况。而融资泡汤、营收乏力等问题,使得天齐锂业面临巨大的债务压力。2017年天齐锂业的负债率为40.39%,2020年这一数字飙升至82.32%。

  逐渐走出资金困境未来机遇,“比想象中还好”

  为了解决债务危机,蒋卫平想了很多办法,例如尝试过港股上市计划、找国内金融机构贷款,但都没有成功。直到2021年7月,才迎来希望的曙光——天齐锂业完成引入战略投资者澳大利亚上市公司IGO的交易,获得13.95亿美元现金,公司债务压力得到缓解。

  蒋卫平此前在接受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说,引入战略投资者IGO之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下降到63%左右,可以说迈出了解决债务危机的第一步。下一步,公司将继续积极推进有助于降低公司财务杠杆的股权融资工具的论证及实施,包括但不限于海内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H股发行、定向增发、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尽快解决债务压力,使公司资产负债率和财务杠杆回归至合理水平。“让公司重新获得大发展的机会,把前两年因为陷入债务危机失掉的时间追回来。”

  二度赴港上市的天齐锂业可谓赶上了锂电行业的发展风口。重回港股上市,让天齐锂业的债务压力迎刃而解。根据公告,此次公开募资预计超过130亿港元,计划73%用于偿清智利SQM锂矿公司项目剩余债务,约9.7%用于遂宁安居工厂一期建设,其余则补充营运资金等。

  面对未来机遇,蒋卫平表示,“这是一个比想象中还好的发展时期。”两次收购之后,天齐锂业拥有全球最好的两块锂资源,泰利森的锂矿供给占全球市场份额约25%;SQM是全球最大的锂盐生产商,供给占全球市场份额约27%。在未来的锂矿原料上涨行情中,这些丰富的市场资源,将成为天齐锂业盈利的利器。

(文章来源:四川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