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打造内涵有气质外表有颜值的“智造洛江、生态新城”

  13日,“传承‘晋江经验’ 共享品质泉州”主题宣传采访活动走进洛江区。在主题新闻发布会洛江专场上,洛江区委书记颜丽明围绕“稳中求进抓发展、心无旁骛做实业、统筹城乡提品质、用心用情补短板、创新治理促稳定”等层面作了主题发布并答记者问。洛江区委副书记陈政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昭昭回答记者提问。泉州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王斯诚主持发布会。□本报记者郭雅莹通讯员郭思婧

  听说·洛江

  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媒体记者围绕如何打造更高水平的智造洛江、如何推进乡村振兴、如何稳增长保民生、如何推进城市增“颜值”提“气质”、如何优化营商环境等问题进行提问。洛江区领导一一详细解答。

  关键词智造洛江

  聚焦“四产联动”

  强化四个赋能

  智造是洛江最大的产业优势。洛江主动融入“制造强省”“制造强市”大局,聚焦“四产联动”,强化四个赋能,全力打造新型材料、感知测控、动力系统、传感芯片四大产业,力争到2025年建成在全省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产值实现再翻一番以上。

  创新赋能,做大福建特检院、云箭、云知声等一批高端创新平台,推动西人马、铁拓、新源等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改造升级、促进增产增效。数字赋能,推进数字经济等9个产业园区建设,支持、引导优势传统企业数字化改造,再建一批智能车间、数字工厂。人才赋能,成立智能制造产业人才服务站,动态储备2000个以上优质就业岗位。招商赋能,抓紧三一、万洋、华南动力等龙头产业项目建成达产,促进已签约落地的无锡涡轮增压等项目投建投产,争取再引进40个以上项目,确保全面完成全年招商项目120个、总投资600亿元的目标。

  关键词全域旅游乡村振兴

  “支部”带“产业”

  项目添“动力”

  近年来,洛江突出党建引领、旅游支撑、项目带动,逐步形成了全域旅游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组织力”“内生力”和“源动力”。

  洛江区不断丰富“党建+”乡村邻里中心建设内涵,探索把支部建在产业上,推广“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引导村干部和党员创办、联办各类合作社45家,带动8900多户群众发展品牌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坚持全域推进,培育了4个省市级休闲示范点、7个省级旅游村,整合策划了10条旅游精品路线,着力打造有内涵、有品质的近郊乡村旅游目的地。2021年全区接待游客225万人次,旅游收入2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2%、43.6%。三年来,洛江财政投入5.34亿元撬动社会资金,实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282个。

  关键词稳增长

  “四动”齐发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冲击,洛江坚持政企合力,在落实好中央和省市稳增长系列政策基础上,从政策推动、投资带动、市场拉动、服务促动四方面持续发力——

  及时对接并制定贯彻各级稳增长细化政策70条等系列配套措施,财政叠加支持2.5亿元,留抵退税、减税降费1.9亿元,为全区45家企业争取纾困贷2.48亿元。

  全力推进强产兴城和“1+3”专项行动,实施重点项目142个,总投资增长20.3%;实施城市品质提升项目94个、总投资243.7亿元、已开工58个,完成投资53.5%;新增签约落地中关村未来产业园等项目82个、总投资532.6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6%。

  举办全民大乐购、汽车文化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组织卫生用品行业等对接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实现网络零售额增长26.3%。鹭燕医药、元泽汽车等重点限上企业销售增长26%,大润发等“保供应”大型商超增长58.2%,新增27家限上企业实现销售额11.3亿元。

  开展“领导到一线、局长走基层、干部下车间”活动,组建项目攻坚、招商策划等8个工作专班,开展晾晒比拼、观摩互学活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服务发展。

  关键词保民生

  均衡优质教育资源

  完善高效医疗体系

  近年来,洛江想方设法扩充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优质资源,在教育发展上更加注重优质均衡,在医疗体系建设上更加注重高效完善。

  近年来,洛江累计投入5.3亿元完成学校新改扩建项目39个,新增校舍面积20.8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69万个,升格中小学、幼儿园9所。全区幼儿园普惠率近90%,优质率达50.67%。省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占比61.4%。

  医疗方面,洛江持续推动医疗项目建设,先后投资1亿元建成洛江区妇幼疾控大楼,投资10.5亿元建设洛江区医院新院,引入社会资本15亿元建设泉州宝璋肿瘤医院,全区医疗总床位预计达1600张,可实现每千人均床位6张。同时,洛江区还与泉州市第一医院、泉州市儿童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研究所胡大一教授团队签约成立“胡大一名医工作室”,让群众不出区就能够享受到优质、高效的专业化医疗服务。

  看见·洛江

  项目“有速度” 民生“有温度”

  主题新闻发布会结束后,记者深入万虹路拓改项目、三一筑工(泉州)建筑科技产业园区项目建设现场,走进马甲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双阳街道南山社区“党建+”邻里中心等实地采访,感受“智造洛江、生态新城”的勃勃生机。

  万虹路是洛江区的交通“主动脉”,也是城市“门面”。当前,在万虹路的不同路段,道路拓改工程和改造提升工程正如火如荼。“拓改工程从河市中学起至马甲新庵岭大桥,全长3.467公里,设计为双向六车道,目前已完成路基工程88.5%、沥青路面35%等施工进度。”泉州万安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田珍介绍说。

  同样热火朝天的还有三一筑工“泉州”建筑科技产业园区项目现场。自开工以来,项目厂房1区钢结构立柱吊装已完成90%,厂房内两条生产线设备基础建设已完成50%。“这个项目的落地开工有效激发了我们全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活力。”洛江区工信局局长杜荣文表示。

  相比紧张忙碌的现场,在马甲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园初心岛、马甲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双阳街道南山社区“党建+”邻里中心,唱着南音的老人、在社工辅导下安静做着习题的孩子们就休闲从容多了。2020年,洛江在全市率先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如今全区6个乡镇(街道)、86个村(社区)实现了三级阵地建设全覆盖,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有声有色。

  传承“晋江经验” 共享品质泉州

(文章来源:泉州晚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