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聚焦大市场 智能制造、金融行业的职业新机会

  “高考报志愿,专业怎么选?”是每年六七月最热的话题,专业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后从事的行业和岗位,所以,明确求职方向和行业前景非常关键。聚焦大市场,智能制造业和金融业作为吸纳人才的重要板块,当前的市场洞察及人才趋势如何?有哪些职场新机会?

  由《中国经营报》主办、科锐国际联合主办的《职场观察室》第三期“聚焦大市场,智能制造、金融行业的职业新机会”于7月14日通过线上直播方式举行,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到科锐国际业务总经理马江浩、科锐国际金融行业总监葛文婷与《中国经营报》主持人共同对话,打破传统认知壁垒,探究智能制造和金融业细分领域下的人才缺口和职业新机会。

智能制造领域发展现状及职业新机会

  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近年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马江浩认为,实体经济稳步发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工业化4.0等成为制造业转型新方向,相应衍生的智能化、数字化岗位层出不穷。“从智能制造、国内技术创新路径来看,智能制造装备发展起步比较晚,虽然说在产业体系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高端的设备产品,还有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上,与国外企业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沿着重点行业、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等三个方面逐步展开。”

  对于信息化、智能化转型的制造业企业来说,岗位需求主要是技术层面的职位。马江浩坦言:“在大环境变化下,智能制造行业会源源不断的产出一些科技类的岗位,我认为像金融科技、传统互联网企业、传统科技企业等的互通性、流动性会变得越来越强,这也是现阶段的一个特点。”

  除了数字化转型相关的高阶技术和运营人才、兼顾传统研发和互联网研发的核心技术人才和解决方案人才之外,复合型人才一直是行业里最缺的人才。马江浩表示:“存量经济时代不缺能做战略和能创新创业的人,尤其实体经济,更看重执行力强能变现的复合人才。”

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及职业新机会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金融行业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输血组织承载了助力中国经济脱虚向实、从高速度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重要的任务。葛文婷认为,从目前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到四个大的方向:一、金融机构在积极主动引导资源流向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先进制造、普惠及乡村振兴等领域,更多助力科技、小企业、先进制造等领域企业发展,以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二、在维护金融稳定的同时,严控、防范金融风险;三、提升金融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四、头部效应加强。

  从政策层面来说,注册制、北交所的设立、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等方面会带来一定的新机会。葛文婷表示:“科创板、北交所为券商投行业务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为私募股权投资项目退出提供了更多的平台,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以及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跟发展的可能。”

  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也会带来许多新岗位、新职业,譬如:ESG、双碳方向的研究、投资岗位;绿色金融产品的设计及风控岗位;云、区块链、AI、数据等方向开发运维岗位。对于各行业在转型中产生的人才招聘需求,葛文婷认为,金融行业需要复合型人才、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并建议企业通过管培计划、同行吸引等方式吸引人、留住人。

对企业和人才的建议

  对于即将迈入大学的高考毕业生来说,马江浩建议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并分享了“算法”的就业形势:“现阶段这个专业在市场上的人才和应届毕业生是比较少的,供应量偏少,但需求量又是井喷的,未来各行各业可能都有类似的需求。”

  对于想进入传统金融行业的毕业生来说,葛文婷认为,并非只有学金融、学数学是可以进入金融行业的。“这些年金融行业在吸纳人才方向上其实是非常多样化的,比如像证券公司、卖方研究所涉及到了非常多的行业研究,其实就会去做一些校招,去吸纳一些校招毕业生,是非常有行业属性的。”

  对于个人职业发展方面,马江浩建议要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可在大学期间多增加自己的实习经验,从而确定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向,避免工作初期经常换工作。葛文婷也表示:“职业规划和职业稳定性很重要,频繁换工作无法很好的积累经验和资源,且不受到企业的欢迎。”

  在最后的问答环节,马江浩就“中小企业是否可以参与智能制造?”回答道:“制造业的产业链非常长,创新是不分大小企业的,如果企业在整个生产链上的某一个节点有技术的优势,也依然会在整个的市场占据不错的份额。”

  《职场观察室》是由《中国经营报》联合科锐国际公司,共同发起的“‘向往的职场’2022卓越雇主品牌打造计划”中的职场观察类直播栏目,该栏目旨在通过聚焦招聘和求职市场,帮助企业凝聚内生力量,提高良性雇佣关系,让职场成为企业和个人向往的“共生体”。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