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银保监会:6月末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6.74万亿元 同比增长18.25%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7月14日在银保监会通气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银保监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经济大盘的决策部署,完善细化监管政策,出台针对性措施,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切实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能,帮助小微企业、“三农”主体应对疫情冲击和各种不确定因素,纾困解难,恢复发展。

  主要开展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强化普惠领域金融供给,持续增量扩面。银保监会加强监管考核督导,明确全年小微企业、涉农信贷增长目标任务,要求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户数“两增”,涉农贷款余额持续增长,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截至6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84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77万亿元,同比增速22.64%,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1.69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户数3681.33万户,同比增加710.02万户。截至5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46.14万亿元,同比增长12.5%。上半年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35%,较2021年全年下降0.35个百分点。

  二是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出台实施新一轮金融帮扶政策。银保监会落实国务院关于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针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等的资金周转困难,鼓励银行与他们协商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努力做到应延尽延。在此基础上特别强调,对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特殊困难行业的小微企业,要合理设定贷款延期条件,适当放宽延期期限。延期贷款不单独因疫情因素下调风险分类,不影响客户征信,不收罚息。

  初步统计,截至6月15日,银行业金融机构已为123万户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办理了贷款延期还本付息,贷款本息金额共计2.78万亿元。

  三是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发力,进一步优化金融供给结构。改进贷款服务方式,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周转难、缺抵押、期限错配问题,

  6月末小微企业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29.46%、30.11%、17.22%。积极为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6.74万亿元,同比增长18.25%。

  银保监会还加大对“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创新型企业支持,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信息对接机制,推动开发专属金融产品;开展县域存贷比提升行动,推动金融资源向县域倾斜;聚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首要任务,督促各产粮大县涉农贷款余额持续增长;立足农村居民现金存取、汇款、支付、领取补贴、生活缴费等金融需求,推动基础金融服务实现基本全覆盖。

  四是完善监管评价体系,深化普惠金融长效机制建设。银保监会开展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全面评价金融机构普惠金融工作成效;督促金融机构对照评价评估结果查漏补缺,重点从组织机构、资源配置、绩效考核、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尽职免责、产品创新等方面,加大倾斜支持力度,提升服务动力和能力,夯实普惠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五是协同发挥政策合力,加快推进信用信息共享。银保监会联合发展改革委推动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加强与农业农村、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联动,推动建设各级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涉企、涉农数据共享;开展农村信用信息体系建设,目前浙江等地已率先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建档评级基本全覆盖;指导银行积极参与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快研发基于数据信息的小微企业、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产品,重点加强信用贷款支持,提升普惠群体金融获得感。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