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欧元再创新低!最糟糕时刻还没到?对中国市场有何影响?

  在很多人眼里,欧元一直是“贵”过美元的存在。

  然而这一认知最近却被打破了。

  当地时间14日,欧洲外汇市场上欧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欧元兑换0.9953美元,再创近20年的来最低水平。

  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欧元一跌再跌的背后

  本轮欧元汇率走弱由多重因素导致。

  根据欧央行最新预测,2022年欧元区经济将增长2.8%,2023年和2024年将增长2.1%,较此前的预测大幅降低;如果出现能源供应严重中断、价格进一步抬升的情况,预计2022年欧元区经济增长仅为1.3%,能源供应成为影响欧元区经济前景的重要因素

  而本周“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的暂停运营,给欧元区带来不小的打击。当地时间11日,俄罗斯向欧洲输气的主要管道“北溪1号”开始年度维护,维护工作将持续到7月21日,在此期间管道输气将暂停,而市场担心即使维修工作结束,天然气供应也无法回归正常。

  欧元走弱也是欧央行在货币政策上与美国分化的结果。进入2022年以来,美联储多次通过加息抑制本国通胀形势。

  3月17日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25%-0.5%区间;

  6月宣布继续大幅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1.5%-1.75%;

  目前,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FedWatch显示,市场预期7月份美联储继续大幅加息75基点的概率达到92.4%。

  反观欧元区各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负债水平差异,提高利率将导致负债较多的成员国借贷成本攀升,所以欧央行相比美联储更难加息,在货币政策的收紧上束手束脚。

  对此,华融证券表示,美元大涨、欧元大跌,表面看是数据公布后市场担忧欧洲经济衰退风险增加的避险需求推动,背后是美欧经济增长预期、央行加息预期和地缘政治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招商证券进一步分析称欧元跌至新低背后最核心的推动因素是美元指数的强势

  美元是国际货币,美元在全球跨境支付、计价、融资、储备等领域占比普遍接近或超过50%、占有全球最高的比重,在全球经济、金融领域的影响力远超其他货币,因此,美国因素、美元因素的变化更可能在双边汇率中占据主导地位,影响各类货币对美元汇率的方向

  

图/招商证券

  数据显示,6月美元指数大幅走强,主要货币确实均对美元贬值。具体来看,欧元、英镑、日元相对其他货币贬值幅度较大,反映了基本面和货币政策方面与美国分化,以及俄乌冲突及其余波对于汇率的影响。

二、欧元最糟糕的时刻还没到?

  那么欧元还会继续跌吗?

  兴业证券分析称第三季度欧元区基本面处于明显劣势,除非欧央行有“超鹰派表现”,否则欧元将维持疲软状态。从欧元持仓来看,多空比尚未触及历史低位,空头发力仍有空间。然而,面临不断加深的滞胀风险,欧央行超预期实施大幅度加息也不无可能,此时将迎来欧元反弹。

  从资金流动来看,国际投资者持续逃离欧元资产。2022年6月,发达欧洲股债市场资金净流出226亿美元,其中股市净流出97亿美元,连续五个月净流出但流出量继续环比收窄。6月债市净流出129亿美元,连续六个月净流出,流出量持续增加。

  

图/兴业研究

  山西证券表示,无论从紧缩力度的角度还是从经济支撑力度的角度考虑,欧元兑美元汇率仍有进一步下行的逻辑,叠加后疫情时代地缘政治问题频发、去全球化思潮蔓延,美元的避险属性价值都将有所强化,使欧元兑美汇率被动承压。同时,欧元区将面临通胀失控与债务风险暴露的“两难困境”

  招商证券亦表示,短期看,美联储货币政策信号相对基本面和高频数据变化会有所滞后,欧元的弱势和美元的强势还在等待明确拐点

三、对中国市场有啥影响?

  机构:人民币贬值空间有限

  南华期货预测短期人民币贬值压力不大。理由如下:

  目前美元指数进一步上涨大概率主要还是受欧元区支撑以及离岸美元流动性收紧影响,短期需要关注的重点是欧元区经济、政策相关信息及美元利率走势、加息方面的信息,但支撑美元指数继续上行的空间不大。

  至于人民币,由于美元指数主要受一篮子货币成员国走势影响,并非受其自身的经济政策影响运行,所以短期人民币贬值压力不大,并可能随着美元指数的高位回落而出现小幅升值的机会

      我国市场长期或现“避风港”优势

      山西证券分析称,欧元贬值短期影响风险偏好,长期凸显“避风港”优势

      欧债危机警报再起或将阶段性冲击A股市场风险偏好,建议对欧洲央行保持关注。

      但以上冲击的中长期影响有限,可能并不具有可持续性,我国市场有望基于经济向上的确定性而逐步再现“避风港”优势

        (报告来源:兴业证券、山西证券、招商证券、南华期货;本文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刊载内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