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周末证券丨新型城镇化开启 关注三大高景气细分领域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到 2025 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明显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明显缩小;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950万亩以内,城市内涝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燃气等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深入推进,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高到87.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 43%。

  作为拉动经济的重要一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不仅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会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国内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建、建材、园林规划、城市环保等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有分析人士指出,我国新型城镇化未来发展空间较大,持续推动中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毋庸置疑。从众多细分领域来看,建议投资者可逢低关注景气度较高的基建、消费建材、环保等行业。

  基建:龙头估值优势明显

  近期国常会决定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等。

  兴业证券分析师孟杰分析指出,3000亿元对基建项目开展意义重大,可以解决专项债发行并使用完毕后基建投资资金的空窗期,也体现了基建投资在现阶段经济稳增长中的核心地位。若考虑资本金的撬动作用,预计可以拉动全年基建投资增长6-8个百分点。

  对于本轮基建行情,孟杰表示本轮行情的脉络略和2018年的有所不同。基建托底的政策不断加码;从企业订单情况来看,部分建筑企业一季度订单爆发式增长;本轮行情龙头中国中铁业绩确定性强,我们判断本轮基建行情持续的时间会更长。

  随着行业基本面的整体向好,产业内细分龙头发展空间较大。安信证券分析师苏多永指出,行业龙头和区域龙头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高,新签订单、业绩双双快速增长。同时,行业积极拥抱“新经济”,“建筑+”时代来临,打开公司未来发展空间。

  具体到个股方面,建筑央企、区域基建龙头将充分受益“两新一重”建设,且建筑央企、区域基建龙头是行业集中度提高的主要受益者,新签订单和业绩表现亮丽,估值优势十分显著,建议关注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冶等建筑央企和山东路桥,安徽建工等区域基建龙头。同时,城轨设计和减振龙头将充分受益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下城市轨交需求的释放,重点推荐地铁设计和天铁股份。

  建材:积压需求将释放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度的加快,各个一二线地产销售逐渐改善,处在底部区域的消费建材行业可积极布局。

  兴业证券分析师黄杨指出,地产数据改善明显,将逐渐传导至建材层面,下半年基数下降叠加疫情积压需求释放,行业底部明确。消费建材估值处于低位,过往经营数据良好、管理优秀的龙头,基本面将迎来大幅改善。

  从多家机构观点来看,消费建材行业有望迎来明显改善,细分龙头将率先受益。安信证券分析师董文静指出,消费建材细分领域龙头的营收增速,显示出龙头企业经营韧性较为强劲。

  整体而言,在市场集中度提升、渠道变革升级以及龙头企业多元布局的发展趋势下,叠加原材料价格涨势趋缓、产品提价落地,消费建材板块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有望于2022年下半年触底反弹,建议关注2021和2022年一季度营收业绩表现出色的细分领域龙头。

  黄杨则表示,今年提价的节奏快于去年,意味着成本冲击比去年小。同时,房地产后续销售有望改善,进而进入中长期拐点。配置方向上,建议投资者精选业绩韧性强的一线龙头+安全边际高的低估值龙头。继续推荐东方雨虹、兔宝宝、蒙娜丽莎、伟星新材、坚朗五金、科顺股份。

  环保:迎来政策密集发布期

  十四五期间,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引领下,涉及节能、降耗、减排的各类十四五规划等重大节能环保政策迎来密集发布出台期,环保行业将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尤其是减碳效应显著的再生资源领域。根据《“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5万亿元。

  在经历长时间回调后,环保板块估值进入历史低位,并逐渐形成持续稳健运营和开拓第二增长点两条发展主线。

  兴业证券分析师蔡屹指出,第一是持续稳健运营。运营类环保具有弱经济刚性需求和特许经营权模式下回报稳定两大特征,投资主线应兼顾产能扩张和稳健运营;第二是开拓第二增长点。由于运营类环保项目经营情况较稳定,现金流状况较好,其中优质的运营公司充分发挥现金流优势,并凭借在项目当地多年的经营经验纷纷开拓新主业,勾勒第二成长曲线。

  细分领域上,申港证券分析师曹旭特指出,传统环保基础设施领域向乡镇村延伸持续,规模缩小增速放缓,一体化趋势推动下利好各领域龙头企业,推荐关注固废领域龙头伟明环保、瀚蓝环境等;双碳背景下循环经济减污降碳属性突出,资源循环成为各地工业固废发展的必由路径,新能源热度高涨,动力电池退役潮将至,动力电池回收有望迎来政策法规的完善提升与回收市场的规模放量。推荐关注资源回收尤其是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龙头资质企业,如英科再生、格林美、光华科技、旺能环境、浙富控股等。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