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福岛核处理水排放口海底挖掘基本完工 明年春季左右或开始排放!东电4名前高管就福岛事故被判赔公司近千亿美元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县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袭击了东电运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触发严重放射性物质泄漏。此后,关于核处理水的排放问题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福岛核处理水“排放口”海底挖掘基本完工

  据澎湃新闻,东京电力公司近日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排放口”的海底挖掘工作已基本完成。

  日本共同社报道称,据东电公司介绍,排放口为钢筋混凝土制,长12米,宽9米,高约10米。在核电站外制作,现已基本完成。正式设备在施工开始后将用船运至近海,沉入海底的挖掘处,周围用混凝土固定。

  报道称,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力争在2023年春季左右开始排放核处理水。建设海底隧道和放置“排放口”将在获得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的批准和当地同意后开工。不过,东电认为海底挖掘是无需批准的“环境建设”,已率先实施。原子能规制委员会预计最快在本月正式批准东电的处理水排海计划。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4月13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表示,预计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的相关费用在2021至2024年度内将达到430亿日元。

  当地时间5月5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开始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口的海底挖掘工作,并计划于7月上旬完成挖掘。东电预计将于8月上旬完成铺设海底隧道前的准备工作。

  东京电力公司曾多次隐瞒事故和篡改数据,外交部回应相关问题

  据央视新闻,尽管日本方面宣称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在排放前已经过处理,但鉴于福岛核电站运营商东京电力公司在核事故处理和污染物排放方面曾有过很多隐瞒行为,核废水入海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仍然引发普遍担忧。

  7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太平洋岛国论坛外长会发布文件,其中提及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外长们重申,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可能会产生跨代际影响,太平洋岛国人民对此有重大关切。外长们还审议了论坛独立专家小组提出的科学咨询意见,专家指出日方提供的数据和信息不足以进行进一步安全评估。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对此,汪文斌表示,中方注意到太平洋岛国外长们的相关表态,对此感同身受。这反映出国际社会对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处置问题存在严重关切,再次表明这一问题关乎全球海洋环境和相关国家公众健康,不是日方一家的事。

  汪文斌说,令人遗憾的是,一年多来,日本政府始终没有就核污染水数据的可靠性、净化装置的有效性和环境影响的不确定性等关键问题做出科学、可信的说明,反而强行推进核污染水排海方案审批并启动排海工程建设,这种置各方关切于不顾、企图造成既定事实的做法十分不负责任。

  汪文斌强调,中方再次敦促日方重视各方正当合理关切,停止强推排海方案,同包括周边邻国和太平洋岛国在内的利益攸关方及有关国际机构充分协商,寻找核污染水的妥善处置办法。

  日本法院判东电4名前高管就福岛事故赔公司近千亿美元

  据央视新闻,日本东京一家法院7月13日裁定,东京电力公司4名前高级管理人员没能阻止福岛第一核电站辐射泄漏事故,须向东电合计赔偿约13万亿日元(950亿美元)。

  东京地方法院在裁决中说,东电当年应对海啸的措施“从根本上缺乏安全意识和责任感”。5名被告中,东电前会长胜俣恒久等4名前高管须承担赔偿责任,东电前常务董事小森明生无须赔偿。

  据共同社报道,这是法院首次裁定东电前高管对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负有赔偿责任。东电发言人拒绝就这一裁决置评。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县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袭击了东电运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触发严重放射性物质泄漏。

  东电48名股东2012年提起诉讼,要求5名前高管合计向公司赔偿22万亿日元(1600亿美元)。原告律师说,这是日本索赔规模最大的一起民事诉讼。

  法院审理聚焦于东电管理层能否预测巨大海啸将引发核电站泄漏事故及其应对决策是否恰当。基于政府对地震灾害的长期评估,东电一个工作组于2008年预估,核电站可能会受到浪高达15.7米的海啸侵袭。

  原告股东说,政府已经作出“最优科学评估”,而东电管理层延迟采取修建防波堤等预防性措施。被告律师则辩称,政府评估缺乏可信度,而且事故发生时,东电管理层正准备委托一个土木工程协会研究是否依据这项评估制定应对举措。

  法院则认定,政府评估有足够可信度,东电有责任采取预防措施。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