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不少“神奇动物”正被弃养!饲养异宠 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小家伙很活跃,不怕生”“雪狐很聪明也很安静”“胖乎乎的,手感舒服”……这些好评都属于淘宝店“单县言于柜宠物店”,店铺简介中显示,这款“宠物狐狸”的月销量已达34.不少人正用爱将小狐狸们迎进家门,但另一边,弃养的行为也屡有发生。今年年初,上海接连出现弃养白狐的事件:网传视频显示,躲藏于居民楼内的白狐在民警的合围下拼命逃窜。评论区里,“味很大”“不亲人”“教不会定点大小便”又成了“狐主人”们普遍的抱怨。

  狐狸仅是“异宠”的一种。近年来,在互联网短视频的带动下,羊驼、蜜袋鼯、浣熊、貂、鳄龟、蜥蜴、鲨鱼等另类宠物开始悉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撬动起猫、狗之外的另一个宠物市场。不少主人在社交平台上踊跃晒照,夸赞自己的“神奇动物”,却也有人在饲养后或怨声载道、后悔不已,或只能无奈放弃——“异宠”们似乎总是被夹在“爱”与“弃”的中间。

  饲养要下“细工夫”

  在母虫产下的四十多颗卵中,王震终于找到了唯一一条存活的幼虫。

  “又是布置产房,又是和土,搞得很费劲,最后只有一个‘独生子’。”王震打趣的话语中略带了些无奈。大约一年多前,他开始跟随有经验的好友一起饲养长戟大兜虫。据他介绍,甲虫成虫的寿命较短,从羽化到生命的终结,通常只有半年时间。即使饲养环境、温度等条件都不错,最长也只能达到八九个月。“因此,饲养甲虫看重的就是‘生命循环’的过程。”

  这是王震第一次经历甲虫的“生命循环”。“完成配种后,需要找一个整理箱为母虫布置产房。我养的品种体型比较大,需要箱子长40厘米以上、宽30厘米以上。有了产房,还要在里面铺上木屑。”王震告诉记者,更为费时的是准备木屑的过程,“木屑买来的时候是干的,需要掺水,混合到一定的湿度,这样更有利于繁殖。”混合40斤木屑,王震花了整整一天。而从幼虫长为成虫,还要经历一龄幼虫、二龄幼虫、三龄幼虫、化蛹、羽化及蛰伏的状态,“对于长戟大兜虫这个品种来说,整个成长过程大概需要一年半,有些品种,比如毛象大兜虫,则需要三年。”王震感叹,养大一只幼虫实属不易,在此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要下“细工夫”。

  “相较于猫、狗,爬行类动物的表达要少得多,性格也大多不主动,需要主人更加细致地观察。”在长戟大兜虫之外,王震还养了三只鳄龟,每日记录它们的行为和状态就成了“必修课”,“比如今天吃了几块黑鱼、几只虾,都要记录下来,这样才能根据它们的喜好搭配食物、均衡营养。”时间久了,他笑称自己更像是观察员和记录员。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的异宠品类来说,饲养都是较为繁琐的事,例如不同品种的守宫对于温度都有不同的要求;刺猬大多胆小、喜欢夜行,有进食等需求时常会在半夜发出叫声;玛塔枯叶龟只吃活食,且水温必须一直维持在25度以上……新鲜劲一过,这些麻烦的“细工夫”便劝退了不少人。

  病痛治疗更棘手

  养宠物,便绕不开它们的“生老病死”。王震也曾经历过宠物的离世:“那只公虫前一天还活蹦乱跳,后一天突然毫无征兆地死了。”甲虫的疾病没有给王震任何反应和治疗的机会,但即便察觉到宠物生病,大部分的异宠主人们也只能束手无策。

  “前些天,我养的鱼拉肚子了,前后去了几家宠物医院,但他们都不会治疗。”网友小牧的宠物是一条蝾螈,蝾螈生病后,无处寻医的小牧只能通过“百度”自学救治方法,“以后再也不养异宠了,一旦生病,治疗实在成问题。”在社交平台上,像小牧一样无法为异宠找到诊疗机构的主人不在少数,宠物生病后的手足无措是他们不愿回忆的“噩梦”。然而,即便找到了相应的医院,异宠们也更容易遭遇不当的治疗。网友苗苗曾养过一只兔子,病后多方寻医,最终却因药物的不当使用造成了难以逆转的急性肝损伤。

  从事异宠诊疗工作已逾六年的阎雨山坦言,相较于治疗犬猫的医生,目前国内的异宠医生数量很少。在他所在的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异宠专科组中,大多数异宠医生都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工作,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平均能有十多名异宠医生,但在较为偏远的省份或地区,仅有一两名。“然而,我们这些兽医中的‘少数派’所要面对的动物种类却很多,而且异宠的疾病与犬猫常有很大的不同,例如一部分异宠属于食草类动物,他们的消化代谢方式会与犬猫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这也意味着在病理和诊疗上都需要个别、精细地来考量。”繁多的动物种类带来了极高的从业门槛,专业的异宠医生们通常都会自费前往国外学习进修。

  六年多来,阎雨山接诊过不少小型哺乳类、鸟类和爬行类宠物,“曾有一只四岁的豚鼠肚子上长了一个肿物,经过细胞学的检测后高度怀疑是肿瘤,需要手术切除,但几千元的手术费用与豚鼠几十块的单价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豚鼠主人的母亲便极力反对为它治疗。”尽管在主人的坚持下,豚鼠最终得以治愈康复,但阎雨山也感受到,异宠与主人之间的情感羁绊相对较弱,相较于付出高额的治疗费用,“放弃”似乎是更加容易作出的决定。

  追求刺激有风险

  在“爬宠圈”混迹多年,王震也嗅到了一些危险的气息。

  “拟鳄龟的行为很像鳄鱼,只要看到动的东西都会主动攻击。它属于长颈龟属——一只背甲长40厘米的拟鳄龟,脖子能伸长到40厘米,因此攻击半径大,且伸头攻击的速度非常快,咬住了东西就不会松口。”而在鳄龟之外,圈内还有不少人折服于“危险的魅力”,记者在各社交平台上搜索发现,蜈蚣、蝎子、毒蛇等竟已成为很多人的“心头好”。“其实,我会建议在入圈之前谨慎考虑,一些爬宠具备危险性,一旦被弃养,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而除了异宠本身的危险性外,宠物疫病是另一大隐患。记者从多名异宠饲养者处了解到,他们大多通过淘宝、闲鱼等线上交易平台购买宠物,或是经由熟人介绍一对一售卖,“检疫”距离他们十分遥远。对此,宠物疫病防治专业人士颇感担忧:“异宠的购买没有固定的市场和明晰的供货渠道,动物究竟从哪儿来、是否经过检疫、身上是否携带病毒,都不清楚。”他也坦言,目前国内对异宠类人兽共患病的研究尚存在较大不足,尤其是针对异宠一类,其身上所携带的病毒是否具有传染性、致病性,又该如何防治等,都属于知识空白领域。不少人在冲动之下饲养了异宠,但却对这些宠物是否会携带病毒这件事时刻处于忧虑之中。

  “很多主人担心仓鼠和兔子会有狂犬病,鸟类会有禽流感,尤其是当家里的小朋友出现了意外时,便会选择丢弃动物。”阎雨山告诉记者,自己经常在医院门口捡到被人弃养的仓鼠和鸟类,对此,他表示,“喜欢新鲜事物、追求刺激感可以理解,但是希望在饲养之前,尽可能审慎地考虑安全隐患后再做决定。”此外,个别短视频博主饲养的宠物疑似国家保护动物,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专业人士建议,相关执法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并在全社会大力开展宣传教育。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