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巨头专利到期!碳纤维应用放量在即?业内人士:成本偏高短期难大规模迭代

  7月19日风电设备巨头Vestas(维斯塔斯)风电叶片碳纤维核心专利拉挤工艺到期。这意味着其他风电叶片制造商将可以不受限制地推出应用碳梁的风电叶片产品,适应目前风电发展大功率化的趋势,碳梁的风电叶片有望加速开启。

  受此影响,二级市场上,碳纤维概念股大爆发。其中,中材科技(002080.SZ)、双一科技(300690.SZ)、吉林化纤(000420.SZ)等多只股票涨停。

  中材科技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财联社记者,维斯塔斯相关专利到期,对碳纤维市场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不过,目前,碳纤维相对玻纤,成本依然偏高,在风电产业链降本的压力下,纯玻纤叶片目前仍是主流,碳玻混合叶片大规模迭代还需要时间。

  专利到期带来增量空间

  资料显示,碳纤维是由有机纤维(粘胶基、沥青基、聚丙烯腈基纤维等)在高温环境下裂解碳化形成的一种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纤维。其具有耐高温、抗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等行业。

  碳纤维材料硬度高、质量轻,适合用于大型化的风电叶片,目前碳纤维已经呈现取代玻璃纤维的趋势。不过出于成本考虑,风电叶片使用的碳纤维是低成本的大丝束碳纤维产品。

  “风电叶片是拉动碳纤维需求增长的主要引擎,维斯塔斯解决了碳纤维板应用在风力发电叶片上的工艺问题,将拉挤碳板用到了风电叶片。”碳纤维设备供应商香港同宇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维斯塔斯拉丝工艺是目前最先进的,采用相关技术,原本部分不能使用的“垃圾丝”也可以应用,其专利到期,意味着中国叶片企业可以在全球使用相关技术,应用碳梁的风电叶片产品占比有望增大。

  中材科技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财联社记者,此前,公司在国内可以使用相关技术,但是要想进军国外市场,则需要专利支持,如今维斯塔斯专利到期,公司走向海外壁垒消除,如果海外产品销量增加,公司对碳纤维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首创证券认为,得益于全球碳中和背景下风电装机的快速增长,以及叶片大型化背景下碳纤维的渗透率上升,未来风电叶片仍将是拉动碳纤维需求增长的主要引擎。而应用于风电叶片的碳纤维2021年全球达到3.3万吨,预计2025年达到8.06万吨,CAGR为25%。

  仍受制成本压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海风兴起、风机大型化等因素影响下,短期内碳纤维在风电叶片中的应用会有所提升,但很难快速放大。“主要还是看成本,碳纤维的价格是玻纤价格的10倍以上,目前国内风电产业链价格压力比较大,我们还是主推纯玻纤叶片。”国内一家风电叶片制造企业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目前采用碳纤维的碳梁叶片主要应用于海风。“一是海风叶片更长,碳纤维能够减重;二是海风招标价格比陆风贵很多,采用碳纤维具有经济性。”

  双一科技相关负责人同样对财联社表示,公司有做碳纤维模具的经验,目前该模具的市场需求还不好判断。“碳纤维的价格还是比较高,全碳纤维的叶片成本太高,目前还看不到市场需求。”

  国盛证券研报认为,大面积启用碳纤维叶片的前提是降价。未来无论是海风还是陆风,碳纤维能够全面渗透的关键前提都是降本,其中最主要是材料降价,预计碳纤维至少降到9-10万/吨在陆风领域才具备足够的竞争力,其次是碳梁设计和制造成本。

  风电需要的大丝束碳纤维远高于这一价格。香港同宇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介绍,目前国产T300级别48/50K碳纤维市场价格参考140-145元/千克,与前几个月变动不大。“因为疫情等因素,碳纤维厂家的库存有所增加,但仍然是卖方市场。”

  为解决原材料桎梏,同时也为了降低成本,部分下游风电整机企开始酝酿介入这一领域,为产业链提供支撑。“集团有这个考虑,具体哪个主体做尚不清楚。”中材科技前述工作人员说。

  此外,吉林碳谷证券部工作人员此前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随着公司产能的扩大,碳纤维原丝价格还有下降空间。

(文章来源:财联社)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