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财经新闻|像这样的基金,不推荐买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公募基金中,今年有95家基金公司合计新聘了209位基金经理。

从这209位新获聘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来看,除个别曾在其他基金公司任职过,多数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低于1年。

而这些新上任基金经理管理基金的方式主要是给老基金增聘基金经理,以及在发新产品时在老基金经理的基础上增配新基金经理。

这里插播个小常识:指数基金虽然也有基金经理,但它毕竟是被动跟踪特定指数,指数本身会定期更新成分股,不满足编制条件的剔除,符合条件的加入,基金经理只需按比例买入或卖出就行,自己没有权利决定买卖哪只股票,相当于“抄作业”。

而主动基金赋予基金经理的权利很大,他可以自由决定买什么股票、买多少(仓位)、什么时候卖。

当然了,自由也是相对的,该遵守的要求,比如股票型基金要求股票仓位最低80%,还是要遵守的。

但总体来说,主动基金的业绩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金经理的能力和经验。

换句话说,我们选择主动基金,其实也是在选基金经理。

就拿华夏大盘精选混合这只曾经的明星基金来说,它成立于2004年8月,至今快17年了,累计净值高达19元,成立以来累计回报达到了3910%(截止5月11日收盘),也就是说如果从基金发行之初就持有至今,投资者已经赚取了39倍的回报。

但如今这只基金的规模只有53亿,晨星评级也只有三星,一只运作了17年的老基金,为何是如今这样呢?

我们看一下基金经理变动一览,或许能找到答案。

财经新闻|像这样的基金,不推荐买

2005年12月至2012年5月,曾经的“公募一哥”王亚伟参与并主理了该基金,6年多的时间里,基金净值涨幅累计近700%,这样的成绩放到现在也很难复刻。

可就在王亚伟离职后,这只基金几乎每年都会换一位基金经理,有时候甚至不到三个月就换一位。

频繁的更换管理者,会让基金的投资风格和策略总是变化,直接导致基金业绩只能维持在均线水平,而在2014-2015年的大牛市中,也只取得了47%的涨幅,连大盘都没有跑赢。

由此可见,一位综合能力优秀的基金经理,对于主动基金的业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因而,我们在挑选主动基金的时候,要重点关注基金经理的综合能力。如果主管基金的基金经理从业年限太少,这样的基金谨慎选择。

那么如何挑选好的基金经理呢?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看:

看从业年限

一般而言,一轮牛熊转换历程约是5-7年。所以,基金经理从业年限5年以上为佳。

看从业背景

主动基金有很多分类,比如债券基金、股票基金,俗话说“术业有专攻”,但是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些基金经理之前一直是做固定收益的,然而却被安排管理股票基金。不是否定基金经理的能力,但这种专业不对口的事情,还是要引起投资者重视的。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