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二季度就业市场新动态:找工作不进大厂进工厂

  “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时长超标、薪资微薄”曾是贴在制造业、服务业等基层用工群体头上的标签。随着产业融合与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制造业、服务业等用工群体正在被重新定义。

  如今,掌握着专精尖技术、品质服务的新蓝领已经告别“铁锈地带”,凭借职业自由度高、收入可观的优势成为不少劳动者的就业新去向。

  近日,58同城、赶集直招发布2022年二季度人才流动报告(下称“报告”)。报告中显示,制造业等技能人才需求领跑二季度就业市场,深圳成为理想的就业地。这次,求职者的目标不是大厂而是工厂。

  深圳求职投递最为活跃

  经济发展环境与社会生活环境是影响人才城市流动的两大显著因素。近年来,乘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东风,深圳的制造业与信息产业并驾齐驱,在工厂与大厂的吸引下,深圳成为“中国最大吸才城市”。

  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将制造业与立市并论,随后发布30条举措进一步明确工业立市,多措并举下提振了深圳制造业发展的信心,也让更多劳动者决心成为新一代“南下逐梦人”。

  报告显示,深圳不仅在二季度求职投递活跃度名列前茅,与一季度相比,投递量环比增速也最为显著,为43.58%。

  在深圳的带动下,今年二季度,珠三角在各类城市群中求职投递同比上升最为明显,增幅为47.06%。与此同时,京津冀、成渝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求职投递也同比快速上升,增速均在40%以上。

  各大城市群的代表城市对求职者展现出较强的吸引力,除深圳外,成都、重庆、长沙、广州、北京、东莞、杭州、武汉、郑州等城市成为二季度“引才”代表城市。从报告数据中不难看出,求职者对城市的选择已经不再局限于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求职热度日渐走高,从中也反映出人才在城市流动过程中,对经济有潜力、保障有体系、环境有特色的宜居城市更为偏爱。

  在用工需求方面,随着二季度疫情得到有效防控,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举措效果正在显现,经济回升带动各城市用工需求激增。报告显示,成都、重庆、武汉、东莞、温州、北京、深圳、廊坊、广州、杭州等城市招聘需求旺盛,各城市企业的发展信心、经营预期正在企稳转强。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受特殊环境影响,在二季度经历了大面积停产到有序复工,人才产生较大流动。为加速复产复工,上海企业给出了较高的薪资待遇,企业招聘薪资位居首位,平均招聘月薪为11658元。此外,南京、杭州、深圳、北京、武汉平均招聘薪资也超过10000元。总体来看,2022年二季度,全国整体平均招聘月薪同比上升0.89%,为9283元。

  “一线”岗位受青睐

  在全国,像深圳一样提出工业立市或制造强市的不在少数,广州、天津、合肥、常州、汕头、江门等地,无不将工业作为城市晋级的助推剂。在此背景下,制造业用工荒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伴随自动化、智能化日益普及,技能型人才成为工厂老板们争抢的“香饽饽”。

  在机遇面前,思想观念已然发生变化,求职者扎堆进工厂已不是新鲜事。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二季度,求职活跃度最高的职位当属普工/技工。

  与此同时,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服务业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风口,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消费需求回升,服务业发展潜能预期较高,成为众多人才择业、扎根成长的孵化所。报告显示,快递小哥、家政阿姨、网约车司机等新蓝领职位,成为人才流动中的热门选项。

  根据报告,二季度,求职活跃度TOP10职位分别为:普工/技工、人事/行政/后勤、服务员、超市/百货/零售、司机/交通运输、家政保洁/保安、送餐员、销售代表、电商客服、快递员。其中,电商客服、服务员类职位求职投递环比增幅较大。可见,重技能、凭实干、多劳多得的“一线”岗位,更受求职者的青睐。

  从收入来看,物流/仓储类、餐饮、司机/交通服务、房产中介、金融/银行/证券/投资、保健按摩、运动健身职位均在二季度实现月入过万。其中,受夏季瘦身消费需求激增影响,运动健身职位月薪同比增长最快,增幅为10.04%,环比一季度上升1.29%,达到10198元。不过,高级管理类职位薪资则更胜一筹,平均招聘月薪为12150元。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