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河北三河水产养殖融合发展 小金鱼“游”出致富路

  “收网喽!这批鱼苗长得不错,定能卖个好价钱!”20日,在河北省三河市皇庄镇马大宙村,水产养殖户马海波招呼专业打捞员撒网打捞观赏红鲫鱼(也称“草金鱼”)。随着鱼网慢慢收拢,一尾尾活蹦乱跳的小金鱼将被运往京津观赏鱼市场。这一单,马海波入账3万元。

  放眼马大宙村,鱼塘一个挨一个,一尾尾小金鱼摇曳着尾鳍,形态优美。“4个鱼塘养殖着近20万尾优质金鱼种,能为1000余亩水面提供优质鱼苗。”马海波介绍说,每年5月,幼鱼苗不断孵化,陆续供给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养殖场。在他的养殖产业里,一尾小金鱼可有鱼花、鱼苗、成鱼三种销售规格,压茬养、不停卖,年产值近200万元。

  马大宙村水产养殖业开始于改革开放初期,通过近40年摸索,已逐渐由传统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养殖,转换为以观赏金鱼为主的特色水产养殖,喜现高产高质高效益。

  “5亩大小的鱼塘每年养一茬,这期间还不耽误干农活,额外增加了1万元收入。”马大宙村村民马西波从马海波手里购买鱼花已有三年,尝到了养殖的甜头,他正准备扩大水产养殖面积,鼓足腰包。

  据马大宙村党支部书记马新介绍,目前,马大宙村年产观赏金鱼10万公斤,产品覆盖京津冀及晋鲁豫和东三省200余家鱼产品交易市场,年增收近300万元。

  在三河市皇庄镇钳公庄村一鱼塘内,养殖户魏征头戴遮阳帽,划着小船投食喂鱼。一舀粉料洒出去,成片红簇簇的小金鱼瞬时从水下漂浮到水面上来,争相抢食,很是壮观。“每天喂四次,不到俩月时间,小鱼苗的长度已经长到葵花子大小,正陆续上市销售。”魏征说。

  “2厘米至4厘米的小鱼苗,按每斤65元算,合下来每尾1分钱。一年下来,每亩水面纯收入可达1万元。”魏征细数着养殖观赏金鱼的效益。如今,魏征的水产养殖面积扩展到了50亩,不仅做大了金鱼生意,还增加了泥鳅养殖,产品畅销京津冀。

  据介绍,近年来,三河市立足乡村产业振兴,积极拓展观赏金鱼养殖产业,支持带领养殖户线上线下学习养殖技术,因地制宜创建发展经济专业合作社,采取“协会+合作社+专业养殖户”形式,对域内村街可利用坑塘投资改造开发,带动村民联合养殖,推动金鱼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养殖销售、观光旅游、休闲体验等紧密衔接,让小金鱼真正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鱼”。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