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示范区:持续发力 全域提升

  本报讯(记者于文博)今年以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7月20日,记者走进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对此进行了采访。

  在姬石镇姬石村,记者看到道路平坦、绿树成荫。村头树下,村民们闲坐聊天。村文化广场有智能垃圾分类设备,村民可以通过垃圾分类获取积分,用积分兑换礼品。另外,姬石村还有一个污水处理厂。

  “俺村环境越来越好,住着越来越舒服。”一名村民对记者说。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坚持城乡环卫一体化,全方位、常态化开展城乡环境专项整治,全面铺开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成区内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70%,14所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达100%;深入推进“六大周边”综合整治工作,加强城市秩序管理;建设高标准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促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高质量推进、高标准落实。

  在黑龙潭镇黄赵村,记者看到,幸福院、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篮球场等一应俱全,小巷全部硬化,每家每户都通上了天然气、自来水。

  据了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今年以来,该区在雨污分流、公共照明、景观绿化、停车场建设、桥梁建设、自来水管网建设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取得显著成效,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我们始终把创文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高位推动、持续发力、全域提升,推动创文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张书民说,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坚持对标最高、聚焦最好、锚定最优,行业部门齐发力,干部群众齐参与,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全域拓展、整体提升,以实际行动交出满意答卷。

(文章来源:漯河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