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解放模式”给出基层河湖管护“四川样板” 今年将在成都等7个市州试点推广

  什么是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该模式有何特点?答案是:这是四川通过不断探索、总结、提炼,逐渐丰富、完善基层河湖管护体系内涵和外延,形成的“以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健全的河湖长制体制机制为关键,以完备的河湖管护队伍为重点,群众广泛参与,持续实现生态价值”的创新模式。

  “解放模式”在日前举行的《四川省河湖长制条例》《四川省水资源条例》宣传贯彻新闻发布会上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对此,四川省河湖长制办公室副主任,省河湖保护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锐在会上进行了深入解读。

  刘锐介绍,随着河湖长制的全面深入推进,全国许多地方发现,仍存在乡村河湖治理保护体制机制、资金投入和人员管护等方面的短板弱项,亟需创新管护模式,来破解和打通河湖治理保护“最后一公里”问题。为此,四川结合《四川省河湖长制条例》的实施,从法治和体制机制等角度不断进行有益探索和有效突破,全力打造乡村河湖管护示范样板区。

  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便是雅安市名山区解放村探索出的特色路径。“去年7月,水利部将雅安市名山区解放村确定为村级河湖管护体系建设‘我为群众办实事’联系点。我省以此为契机,以《四川省河湖长制条例》《雅安市村级河(湖)长制条例》等法律为保障,展开了一场由部、省、市、区、镇、村六级联动的基层河湖管护体系创新实践。”刘锐说。

  此外,她还介绍了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的三大特点: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河湖管护责任链,创建“一室三队一超市”的基层河湖管护体系。“一室”即建立河长工作室,村支部书记担任主任,统筹协调河湖管护工作,打造河长与群众面对面的亲民阵地;明确巡河、治河、护河职责,落实村级河长常态化会议、坐班制度,妥善处理群众、游客反馈问题,做到各类问题管得住;“三队”即组建党员志愿巡护队、巾帼志愿宣传队、河湖保洁队等三支河湖管护队伍,配合村级河长开展巡护、宣传和日常保洁工作;“一超市”即设立乡风文明生态超市,推行先进典型示范。

  二是进一步通过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和依法治理,打通河湖管护难点堵点。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将农村生活污水接入城镇污水管网,建成散户污水处理设施;实施河渠水库清淤、水边岸坡整治、库尾湿地改造提升,有效改善河库及周边生态环境;落实河道水库常态化保洁制度,依法依规拆除水库违规建筑和临河临库生猪养殖场,涉水违法行为得到有力管控。

  三是进一步落实宣传培训、环境污染惩治和先进典型奖励等长效机制。通过河湖长制“七进”、坝坝会、“两微一端”等多种宣传手段,以及设置“我为河湖说句话”意见箱,不断增强村民爱河护河意识;通过制定通俗易懂的“三不四要”村规民约,即“不乱扔、不乱排、不乱占,要自觉、要劝导、要反映、要共享”,加强村民教育引导,及时制止和纠正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等行为,让农村河湖治理保护更加深入人心;设立“河湖管护”激励资金,建立乡风文明生态超市,定期评选爱河护河之星、最美护河志愿者,对遵守村规民约和积极参与河湖管理的村民进行评比、表扬,用积分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切实提升群众爱河护河积极性。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四川省河湖长制办公室在雅安市召开深化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工作研讨会,按照“一主四片”区域划分,明确今年将在成都、攀枝花、德阳、遂宁、巴中、眉山、甘孜等7个市州试点推广该模式

(文章来源:四川经济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