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革命性的突破 新“风口”来了!

  7月21日,蔚来发布消息称,将于2022年第四季度计划交付150kwh固态电池。该电池采用固态电解液、硅碳复合负极材料、超高镍正极材料,能量密度达360Wh/kg,续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

  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充电速率、安全性、循环寿命以及电芯热管理上都优于液态锂电池,被看作是下一代先进动力电池发展方向和革命性的突破。

  固态电池量产有望加速落地。上汽集团表示,将于2023年在上汽自主品牌新款车型上实现落地应用。辉能科技宣布,计划于2023年实现固态电池量产,并供应电动汽车市场。与此同时,锂矿、动力电池、车企等产业链各环节上市公司纷纷加快对固态电池的布局,固态电池有望成为新的“风口”。

  固态电池行业需求空间巨大是产业链各环节上市公司纷纷布局的主要原因。整体来看未来全球锂电池仍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在增量。中国锂电池需求量占据全球首位,预计到2030年,中国锂电池需求量将激增至1122GWH。

  由于行业景气度高企,未来成长空间巨大,固态电池题材持续受到市场资金的关注和追捧,近期有望获得技术上突破,有望成为继续上行的催化剂。

  下面我们就来为投资者简单梳理一下固态电池产业链情况,对固态电池产业链有个大致了解。

  固态电池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矿产资源、材料和锂电设备供应商,中游为固态电池生产制造商,下游为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商,其中,下游新能源汽车主机厂地位比较强势,议价能力强。

  上游矿产资源包括镍、钴、锰、锂、石墨、硅等,,其中锂是最重要的资源,行业整体毛利率在20-35%。锂电设备已经实现国产替代,整体毛利率为30-35%。固态电池区分于传统电池核心材料是固态电解质,而国内布局固态电解质的公司主要有宁德时代、蜂巢能源、赣锋锂业、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等。

  中游动力电池玩家以中日韩企业为主,但在固态电池领域欧美、日韩企业已经领先布局,国内企业主要包括宁德时代、清陶能源、赣锋锂业和辉能科技。

  产业链下游主要为各大新能源车整车制造商,乘用车类主要包括比亚迪、蔚来、特斯拉、北汽新能源、小鹏等,商用车包括宇通客车、中通客车、江淮汽车、江铃汽车、金龙汽车等。

  投资建议:从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来看,固态电池最核心、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固态电解质材料,重点关注已经在固态电解质提前布局并在技术上取得突破的上市公司。

(文章来源:广州万隆)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