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中国旅游研究院:6月以来旅游热度回升 本地游恢复好于外地出游

  中国旅游研究院22日发布报告称,自6月以来,我国多地旅游热度回升,本地游恢复好于外地出游,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程度有序下降。

  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数据显示,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2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14.55亿,比上年下降22.2%。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1.17万亿元,比上年下降28.2%。

  中国旅游研究院在线举办第三季度学术成果发布会并发布《2022年上半年旅游热度报告》分析,2022年上半年旅游城市客流热度整体下降;6月成为客流收缩与复苏的分水岭,本地出游恢复好于外地出游;二季度开始旅游热点出现“西移”迹象。

  这份报告称,上半年游客量空间上呈现两点一线的分布特征,“一线”是长江流域沿线,包括成都、重庆、武汉、上海本地,总游客占比高;“两点”是北京和广州,总游客量的分布特征由本地游客量和流入游客量共同形成。

  不过,6月以来,旅游热度回升,全国游客量恢复至去年同期的60%,东部地区总体恢复情况好于西部地区。上半年总游客量中本地游客占比仍高于外地游客占比,本地游客占比超过50%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华中和华北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6月本地出游量恢复至2021年同期的80%,比外地出游量高35%。中西部地区恢复情况总体好于东部地区。

  同期发布的《2021-2022年新冠疫情的旅游客流影响报告》则显示,新冠肺炎疫情与旅游客流形成“跷跷板效应”依然明显,散发疫情对目的地旅游市场影响平均为2个月左右;散发疫情导致旅游热门城市更加分散,旅游市场规模出现向头部集中的趋势。

  具体来看,受疫情影响,各省市接待游客量与出游游客量的差额较小,以区域内旅游市场为主。旅游热点目的地和客源地分布也是高度重合,以省域和市域内循环为主,形成围绕成都、广州、西安、武汉四大城市的第一梯队以及郑州、深圳、昆明、长春、哈尔滨等散点分布的特征。

  中国旅游研究院总统计师、统计调查所所长马仪亮指出,近期旅游市场表现仍然传递出一些积极信号:第一,旅游市场复苏的态势愈加稳固,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程度有序下降;第二,居民旅游刚性需求仍在,会快速流向那些疫情平稳且精准防控工作到位的目的地;第三,近期旅游市场出现的新变化值得各界关注,观光式度假中度假的成分越来越高、旅游投资轻量化、悦己型旅游消费更加普遍,对旅游产品的供给与营销、目的地旅游招商引资提出了新的要求。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