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如何推动主导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运行如何?科创板“开门办审核”有哪些核心举措?这场重磅论坛一一解答

  7月23日至24日,“2022中国上市公司论坛”在上海举行,与会嘉宾围绕 “固链稳链强链,资本市场发挥独特作用”主题,就国内当前的经济热点、资本市场发展趋势展开了深入探讨。 本次论坛由民建中央上市公司专委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浙江财经大学、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共同主办。

  论坛期间,中国上市公司论坛主席、浙江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章晓洪发布了《2022中国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排名评价报告》。该报告的评价指标包括治理竞争力、财务竞争力、创新竞争力、社会责任竞争力等四大方面。

上市公司要在产业链供应链固链中

发挥重要作用

  产业链是工业经济的筋骨和区域稳发展的保障。上市公司作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基础,如何推动主导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是当前资本市场普遍关心的问题。

  论坛上,围绕“在经济恢复和重振中产业链供应链固链的极端重要性”这一主题,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上市公司论坛智库委员会主席周汉民进行了主题演讲。

  周汉民认为,产业链供应链固链,不断增强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要有三个着力点:要认清产业链供应链掌控力的本质,根据具体的行业领域细化分析,培育出具有产业链供应链掌控力的企业,最终实现升级、创新、换代;要切实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要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体系,明确重点行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国家标准规范,促进上下游产业汇聚和集群打造。

  在周汉民看来,上市公司要在产业链供应链固链中发挥重要作用。周汉民建议,上市公司要凸显示范引领作用,主动承担起“链长”的职责,积极培育“中国系”的配套中小企业,同时相关部门也要聚焦资源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发展;上市公司要培育新动能,要重点加强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服务和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上市公司要积极融入国际产业链,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等国家的全方位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区域合作共赢。

并购重组市场整体稳中向好

  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整体运行如何?交易是否活跃?交易结构是否合理?监管部门对并购重组又有何期望?会上,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郭俊对前述市场关切进行了详解阐述。

  论坛现场,郭俊就“推进高质量并购重组,助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主题给出了监管部门的思路与建议。

  “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整体稳中向好。” 郭俊开门见山。

  郭俊表示,2019至2021年,A股市场并购重组的数量、交易金额虽然有所下降,但交易活跃度仍处于较高水平。

  郭俊在论坛现场分享了一组数据:2019至202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年均披露并购重组项目3000多单,交易金额1.7万亿元以上,市场规模稳居全球前列。

  除了交易活跃度,交易结构也更趋合理。2019年以来,证监会重点监管“三高”并购,对现金、发股类重组实施一体化监管,切实督促引导上市公司围绕主业实施重组,实现转型升级,自觉远离概念炒作、脱实向虚等误区、雷区。

  在此背景下,重组重组项目进一步向产业整合方发展。据郭俊介绍,在目前核准注册的项目中,同行业上下游产业并购占比保持在七成左右,主流趋势明显。

  与此同时,随着理性并购理念深入人心,标的资产高溢价现象也明显减少。“2021年,在第三方发行项目中,标的资产增值率平均为1.82倍,较2016年的7.5倍、2017年的5.2倍,大幅下降。”郭俊说。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质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据介绍,2019年以来,证监会持续优化监管工作,注重激发市场活力,并购重组创新亮点项目不断涌现,对相关产业提质升级起到了实实在在的助推作用。

  “为加快化解存量风险,证监会在落实应退尽退原则,强化退市监管的同时,积极探索发挥并购重组功能,推动上市公司脱胎换骨。”郭俊提到。

  对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郭俊提出了四方面建议:一是不忘初心,精专主业;二是驰而不息,抓好整合管控;三是一视同仁,善待投资者;四是履职尽责,当好“看门人”。

  郭俊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推进完善并购重组规则,强化公司治理监管,严格落实退市制度,支持上市公司扎实做好做精并购重组,与上市公司和相关市场主体一道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科创板“开门办审核”

有四大核心举措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逖以“科创板‘开门办审核’的实践与探索”为题,围绕“开门办审核”介绍了四大核心举措。

  刘逖表示,首先要畅通咨询沟通渠道。

  2021年7月,上交所发布实施《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业务指南第3号—业务咨询沟通》,其中在夯实申报前咨询沟通机制等5个方面进一步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沟通渠道,市场主体获得感明显增强。

  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累计开展申报前咨询沟通98次,审核环节项目沟通591次,上市委会后沟通7次,审核业务电话沟通11732次。

  加强政策解读和培训交流同样是关键。刘逖介绍,2021年以来,上交所累计召开保荐机构座谈会7次,覆盖85%以上保荐机构。同时,针对市场关注的问题,集中听取市场意见和建议,为科创属性评价和审核,第五套上市标准等规则标准制定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招股说明书质量比较低的问题,所以去年专门对招股说明书的格式、要求做了新的明确。”刘逖说。

  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上交所累计组织保荐机构业务培训6次,覆盖90余家保荐机构,730余名保荐代表人和券商业务负责人参加培训,培训重点是组织开展科创属性把关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招股说明书质量等专题培训。

  刘逖进一步表示,要强化审核标准公开,压缩“口袋政策”,同时提升全流程信息公开水平。

  对于科创属性的审核,刘逖认为,科创板上市公司应符合国家支持的战略方向,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的发行人,应当属于规定行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限制金融科技、模式创新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禁止房地产和主要从事金融、投资类业务的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

  “还有一个审核关注要点是技术产品的商业化应用,在商业化应用审核方面,重点关注技术产品商业化应用的领域、范围以及取得的收入和增长潜力。此外科创属性常规指标以及科创属性例外情形也需要关注。” 刘逖说。

深市并购重组市场呈现诸多新特点

  论坛现场,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李鸣钟就“透视深市并购重组市场新特点新趋势”这一主题发表了演讲。

  李鸣钟表示,上市公司在重大资产重组方面,交易更趋理性,整合成为主流。一是交易单数下降,但有影响力的方案持续涌现;二是估值有所回调,产业逻辑凸显。从交易目的来看,重组交易更侧重于产业整合延伸,盲目跨界情况得到进一步修正;三是助力国企改革和服务民企转型;四是资产出售增加和重组上市清淡。

  在上市公司收购方面,国资频频出手,A并A日渐活跃;在分拆上市方面,热度回归常态,行业相对集中;在破产重整方面,方案持续增加,出清作用凸显。

  “并购重组将进一步成为市场新陈代谢的重要渠道,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退出需求也将进一步激发并购动力。”对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趋势的展望,李鸣钟认为,并购重组服务国企改革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上市公司之间的整合也将会进一步活跃。

北交所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

  北京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张梅表示,北交所开市以来,积极效应不断发挥。北交所将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市场定位突出“更早、更小、更新”。

  张梅表示,下一步北交所将从以四个方面研究推出一批创新举措:

  一是尽快形成初始市场规模。北交所将以“领航计划”为牵引,发挥好区域基地的在地化服务功能,积极联合地方政府开展“一企一档一策”的定制化上市服务,推动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体现区域产业优势的标杆企业上市;二是多措并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紧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的合规意识和行为规范;三是加大特色制度供给。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稳步推进交易机制创新,推动混合做市,融资融券等制度尽快落地实施;四是不断优化市场生态。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