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切实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我市早稻生产虽然风调雨顺,但粮食安全这根弦必须绷紧,不能有丝毫松动。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是中国古训,是农之天下之大业的重要体现。总书记始终重视粮食安全,他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今年以来,我市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工作。在4月12日召开的全市田长制工作暨粮食生产现场会上,市委书记蒋连生强调,各级各部门必须坚决扛起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切实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7月中旬以来,正是早稻抢收、晚稻抢插关键时期。我市广大农民起早贪黑抢收抢种,收割、拉运、碾打、晒谷、入仓,一系列操作下来,确保颗粒归仓后,马上又进入晚稻插秧阶段。

  据有关部门的农情统计,截至6月底,全市春夏种粮食面积112.56万亩,同比增长1.29%,其中早稻面积82.23万亩,同比增长4.52%,粮食丰收在望,对全年粮食稳产增产打下了基础。然而,我市早稻生产虽然风调雨顺,但粮食安全这根弦必须绷紧,不能有丝毫松动。

  我们必须谋划好晚稻生产,尽快组织广大农民抓好晚稻生产任务的落实,同时,继续因地制宜推广集中育秧、钵苗机插、湿润稀播壮秧和塑盘育秧抛栽等技术,全力落实晚稻播栽面积,坚决做到粮食面积、总产量只增不减。这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我们必须建立健全权责清晰、制度完备、协同有力、监管到位的耕地保护田长制,坚持基层一线管理,加大耕地管控力度,加快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耕地保护机制。这是确保耕地保护有名、有实、有效的有力举措。

  我们必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占补平衡攻坚上再发力,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土地综合整治,统筹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工作的同时,加强科技服务,继续推广复合种植技术、加大农业机具的供应,持续从政策上、资金上、技术上发力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这是全面提升农田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的关键点。

  春争日,夏争时。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我们只有继续抓好晚稻生产,不断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才能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底气,牢牢稳住国计民生的基石。

(文章来源:梧州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