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国家植物园第三株巨魔芋开花了!

  7月23日,在国家植物园(北园)展览温室内,又有一株巨魔芋开了花,与上一株开花的巨魔芋仅相距不到一周。

  这株巨魔芋是国家植物园本次巨魔芋群体开花的最后一株,身高达1.84米,比上一株高出了16厘米。此次巨魔芋在国家植物园群体开花可以说创下了多项纪录,首次群体开花、首次公布传粉视频、观赏期延长到了一周。这些纪录创造都得益于国家植物园科研人员的科学管理与精心养护。

  巨魔芋是世界珍稀濒危植物三大旗舰种之一,是世界上单体花序最大的植物。巨魔芋开花极难,一生只开3-4次花,每次开花不超过2天,全世界人工栽培开花次数仅100余次。

  巨魔芋还是世界上最臭的花。开花时,它会释放自己合成的、含100多种化学物质的气体,主要成分为碳氢化合物及硫化物。但大量释放臭味这个过程,也仅仅是在开花第一天的晚间。释放臭气主要是为了吸引食腐昆虫来为它传粉。第二天基本就闻不到臭味了,反而会闻到一些类似热带水果味道的清香。国家植物园的科研人员在对巨魔芋气味的检测中,已经发现了乙烯、醇类等物质。

  作为世界级的珍稀濒危植物,巨魔芋的引种栽培研究对国家植物园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其发布的1997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已将巨魔芋列为易危种。由于人类对棕榈产品和木材的大量需求,苏门答腊岛的热带雨林受到巨大破坏。据不完全统计,印度尼西亚已经失去了72%的原始热带雨林,情况仍在恶化,导致巨魔芋的原始生境受到直接破坏,巨魔芋的野外生存状况岌岌可危,需要对这个物种进行保存并研究它的生物学习性及繁殖机制,想办法增加它的数量。

  此次巨魔芋群体开花造成的轰动效应,展现了国家植物园在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科普传播、栽培养护等方面的卓越能力,这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国家植物园设立的价值。除了巨魔芋外,国家植物园目前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17343种(含种以下单元),包括1000余种珍稀濒危植物。国家植物园也将陆续展出这些植物。

  据悉,在这次巨魔芋群体开花过程中,园方单独为巨魔芋搭建了一个小温室。这引起游客的好奇--已经在温室里,为什么还要单独给巨魔芋再修建一个小温室?专家表示,这其实和巨魔芋的生态习性有很大的关系。巨魔芋原产苏门答腊的热带雨林中,其生长开花对周边环境要求较高,特别是对温度湿度都比较敏感,温度需要在26-28摄氏度之间,湿度在80%以上,而且这次是同时展示两株巨魔芋,一株开花了,但另一株还在生长。为保证巨魔芋健康生长,所以在大温室里又搭建了个小温室来精准控制温湿度。

  在世界上其它植物园欣赏巨魔芋,观赏期一般在两天左右,而此次在国家植物园的观赏期加起来可以达到1周左右,如此长的观赏期也算是巨魔芋展览史上的壮举了。

  第三株巨魔芋预计很快也会与大家挥手告别。这也宣告着世界上首次对外展出的巨魔芋群体开花落下了帷幕。虽然国家植物园北园已经拥有了6株巨魔芋开花的记录,但准确预测下一次巨魔芋开花时间,依旧是个难题。

  据了解,国家植物园第三株巨魔芋观花地点位于国家植物园北园展览温室,观花时间为7月24日、25日8:00-17:30.游客可微信关注国家植物园公众号或国家植物园购票平台入园观花。(陈硕)

  编辑:康书源

  审核:王明月

(文章来源:中宏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