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宏观周观点:内需偏弱 但中美利差拐点初现

  我们认为三季度经济或好于四季度。从本周的高频数据看,内需偏弱,但生产能力在逐步提升。此外,中美利差拐点已现,我国债券市场外资流出幅度会有所收窄。

  近期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略有变化,三季度经济或好于四季度。1)欧央行和美联储的加息事件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存在时滞性;2)专项债6 月发完8 月用完,实物工作量的形成主要是集中在三季度;3)限电限产政策致使去年三季度经济数据的基数较低。

  高频数据显示内需偏弱。1)从高频数据上看,国内需求表现偏弱,生产能力逐步提升;2)李克强总理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企业家特别对话会时提到“宏观政策既精准有力又合理适度”,政策空间会不会进一步释放,主要考虑现在的生产恢复情况和下半年可能存在的通货膨胀压力。

  从季节性来看,高温或约束Q3 经济上行斜率,“三高一低”行业值得关注。1)需关注高温天气的持续性影响。我们认为限电因素、行业季节性因素等可能降低工业效率并进而影响Q3 向上曲线斜率;2)通过梳理各省市的限电政策,“三高一低”工业企业夏季高峰停产可能性较高。

  下半年“宽信用”程度是判断银行间流动性趋势变化需要考虑的核心因素。1)本周DR007 下降了3-4BP,整体看银行间流动性依旧宽松;2)需继续关注8 月份社融数据的变化;3)持续关注7 月底政治局会议以及8 月初全国人大委员长会议关于增量政策工具的态度。

  10 债收益率回落或难持续。截至到7 月21 日,十年国债利率从月初的2.84%下降到2.76%。但预计下行趋势并不具有持续性。

  中美利差拐点初现,外资流出压力缓和。1)海外方面,市场上普遍认为海外在今年下半年存在衰退风险,并且预期7 月美联储更倾向于加息75BP 而非100BP;2)国内资本流动方面,中美利差拐点已现,我国债券市场外资流出幅度会有所收窄。

  时隔11 年欧洲央行再度加息,但同时落地TPI 以防止主权债务风险。1)7 月议息会议上欧央行加息50BP,以缓解欧元走弱及输入性通胀压力;2)议息会议还公布了传导保护工具TPI,作为强相机抉择类货币政策工具用以防止欧债风险引爆。

  风险提示:国内及海外政策

(文章来源:招商证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