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扩大碳减排支持工具覆盖城商行 企业应做好碳账户基础工作

  “绿色金融政策能够多大程度上推动产业主体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取决于企业碳账户等基础数据的精确计量。”近日,在“碳中和与全球产业融合”为主题的第四届未来能源大会的绿色金融圆桌论坛中,与会嘉宾提出,绿色金融政策应穿透到底层的产业链企业,建议扩大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试点对象;底层数据的质量是绿色金融的基础,企业应做好碳账户等基础性工作。

  碳账户实现全流程溯源和精准计量

  绿色金融政策能够多大程度上推动产业主体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取决于企业碳账户等基础数据的精确计量。

  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总经理董峰在会上表示,绿色金融应回归到政策的本质,即政策是否能够通过商业逻辑真正推动产业主体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金融工具最终的承载受益是否真正穿透到底层的产业链企业。而绿色金融很多时候是定性的概念。

  他提到,目前绿色金融体量已经较大,但从实际的终端企业或者终端产业的角度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定要关注实际政策落地的效果,是否穿透到底层的实体企业。

  “碳账户是基础,没有碳账户,减排效果就无法核查。底层数据的质量是绿色金融的基础。数据是准确的,才能确保合规地完成交易、完成履约,促进市场形成正常的碳价。”联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少波表示。

  王少波建议,不管将来在绿色金融领域实行碳税模式还是碳配额模式,企业都应做好的基础性工作即是企业碳账户工作,因为碳账户对应很多财税方面的问题。此外,他建议扩大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试点对象,扩大到城商行,以便更好推动商业银行转型。

  董峰还提到,希望金融机构、甚至绿色金融的参与各方,能围绕政策的实际效果、企业的实际减排,通过市场化的定价机制、更多的融资支持,让底层企业有动力往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董峰提到应关注其可计量性:“什么是真正的绿色和低碳,其界定标准是什么,是否可跟踪和可计量?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涉及大量具体实际的工作。碳足迹的溯源、碳排放的计量,也和全产业链数字化程度密切相关,但是我们现在没有达到这个阶段。”

  碳金融期货远期市场成未来方向

  在绿色债券市场上,中国的绿色债发展在全球名列前茅,国家开发银行行业一部高级专家陈孙蛟介绍,到目前绿色债余额1.4万亿,有效支持了国家经济发展转型。从2017年开始国家开发银行发行约14支绿色金融债,总额达到1320亿。到今年一季度,在绿色信贷领域金额达到2.5万亿。规划大概到2025年在绿色行业的信贷资产总额达到将近4万亿。

  2011年我国碳市场试点工作启动,2022年全国统一的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

  对于碳金融创新,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专访时表示,碳金融发展的前提是碳排放配额现货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和金融等风险的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实现全国碳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和有效防范金融等方面风险的基础上研究上市金融衍生产品的可行性。

  CCER签发自2017年3月以来已暂停5年。社科院研究员,绿色金融科技首席专家副总裁徐洪峰提到,未来如果CCER重启,可以考虑在符合新政策标准的情况下,储备一些碳汇项目。而在碳汇项目开发的过程中,也会涉及碳减排的核算。不管是碳汇项目开发的碳核算,还是其他绿色金融项目的量化措施,包括溯源、计量等,都需要一系列基础设施和体系去支撑,这都需要金融系统提供支持。

  “全国碳市场去年已经有接近100亿的交易额,但是在流动性和长期价格判断上,还不足以去支撑一个很发达的商业化的碳金融体系,这也是下一步能够去拓展的方向。希望国家能够出台更完善的碳市场相关规则,支撑金融机构以更灵活的碳金融手段参与碳市场运行”。国家电投集团碳资产管理公司碳资产管理部总工程师陈志斌表示。

  “全国碳市场的产品体系目前也比较单一,现在只提供碳排放配额交易,仍是一个现货二级市场。”陈志斌认为,对于企业来说低碳转型是长期战略,必须考虑未来5年、乃至10年的现金流,如果碳市场不能提供期货等类似产品,锁定未来的投资风险,企业很难做出决策,但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是碳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

  王少波建议,关于全球合作的理念要加以更深入的研究,把“一带一路”、碳资产、碳信用资产等概念延伸到国际领域,这既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现,也是未来在外交上大国担当的话语权体现。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