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城市供水行业保持稳定增长 联合水务区域布局显优势

  7月7日,江苏联合水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合水务”)沪主板首发上会获通过,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据悉,联合水务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综合性全方位的水务公司,业务包括自来水生产与供应、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市政工程业务等方面,公司还积极拓展河湖流域水环境和水生态修复等治理业务。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镇用水人口不断增加。2016年至2020年,我国城镇用水人口从8.0亿人增加到8.7亿人。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也推动我国城镇用水需求逐年增长,2016年至2020年,我国城镇用水总量从833.7亿立方米增加至907.3亿立方米,年均复合增长2.14%。城市供水方面,2018年至2020年,我国城市供水总量分别为614.6亿立方米、628.3亿立方米和629.5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占比最高。同时,随着各地政府部门强化地下水禁采限采管理,我国城市供水需求也将保持继续增长态势。

  据了解,联合水务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拥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在国际、国内水务行业享有良好声誉。公司对项目严格把控、精心管理,获得了项目所在地和政府的高度评价。公司凭借在水务、水利领域的创新与突破,入选“沙利文2020中国新基建企业榜单”智慧水利企业。

  供水价格保持稳定上涨趋势污水处理费存在提价空间

  供水方面,当前我国水价和水费较世界发达国家普遍偏低。例如,OPEC成员国的水费占可支配收入比约为4%,而中国的水费占可支配收入比约为0.4%;2018年北京水价仅为纽约的1/10,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水价仍然具备较大的上涨空间。我国供水价格原则上实行政府定价政策,遵循“覆盖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以成本监审为基础,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方法进行制定。2021年6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修订印发《城镇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城镇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管理办法》针对政府补偿问题进行了明确,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由于价格调整不到位导致供水企业难以达到准许收入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予以相应补偿。从而确保了在政府调价不到位时政府的职责,保障了企业应有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城市供水行业市场化改革和水价制定市场化改革仍处于进程中,《城镇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城镇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的修订有利于保障供水企业利益、保证企业的合理利润。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成功,企业在水价的制定过程中影响能力将会不断提升,用户对自来水价格的商品属性意识也在逐渐提高,促进未来水价稳步上涨,提升供水企业盈利能力。

  污水处理方面,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通知,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应按照“污染付费、公平负担、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综合考虑本地区水污染防治形势和经济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和调整。收费标准要补偿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设施的运营成本并合理盈利。另外,提质增效工作中的管网新建改建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都将提升污水处理企业的资本投资力度,从而带来污水处理服务费提升的需求。无论是从国家政策层面的要求来看,还是和国际主要城市的收费对比,我国的污水处理费价格均存在相对较大的提升空间。

  跨区域发展产业链齐全

  目前,联合水务的业务重点布局在我国长三角、珠三角、长江流域、中部区域、黄河流域、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等区域,项目分布于国内9个省15个城市,拥有24个运营公司,以及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市1个供水公司。与同行业公司相比,联合水务业务布局范围更广,深耕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成长型城市,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公司在专注于供水及污水处理的主业同时,积极进行产业链延伸,水环境治理等全产业链拓展投资、建设和运营业务,这一方面有助于公司发挥各项业务间的协同效应,实现人才、技术、管理、原材料等多方面的资源共享,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另一方面,公司通过积极开拓产业链业务领域,增加业务收入和盈利点。(CIS)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