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业绩承压 百货业期待消费回暖

  7月以来,多家百货零售企业发布了今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其中绝大多数企业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整体来看,疫情对百货零售业造成的影响大过往年。

  业绩普遍大幅下滑

  近日,国内百货龙头企业纷纷发布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业绩大幅下降和亏损成为主基调。

  中百集团发布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1月至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400万元至47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40.34%至708.71%;扣非净利润为亏损4700万元至6000万元,同比下降48.31%至89.34%。

  百联股份公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预计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预计-13400万元至-11000万元,扣非后的净利润约为-15200万元至-12400万元。而2021年上半年百联股份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和扣非后的净利润分别为24900万元和6400万元,去年和今年相比盈亏悬殊。

  王府井集团发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减公告显示,集团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约26300万元到29800万元,同比减少约57%—65%。

  友阿股份披露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09.98万元至8755.68万元,同比下降55%至65%。

  南宁百货发布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显示,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50万元至-1300万元,同比下降约166%至217%。

  此外,广百股份、步步高、大连友谊、翠微股份、茂业商业等百货企业的上半年业绩预告也都显示亏损或利润大幅下滑。

  企业经营受到影响

  疫情是造成今年上半年百货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的主因。披露业绩预告的百货企业无一例外地表示,疫情对企业经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百联股份表示,报告期内,为配合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自2022年3月下旬起,公司旗下除参与保供的部分门店外,其他在沪门店均处于闭店状态,至6月初方逐步恢复正常营业。

  位于北京的王府井集团表示,受上半年疫情影响,公司旗下门店按照地方政府要求落实防疫政策,不同程度地闭店或缩短了营业时间,特别是3月至5月影响更为显著。

  广百股份也表示,受国内疫情及防控措施的持续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发生改变,以及消费意向尚未得到释放,实体零售门店客流量仍未恢复,引起零售收入同比下降。

  南宁百货表示,2022年上半年,主要受疫情反复的影响,公司各门店客流量持续低迷,销售减少,营业收入及营业利润大幅下降。

  “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地的百货公司经营受疫情的影响比往年更大。”一位业内专家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不仅是北京、上海,其实全国很多地区的商业经营都深受疫情影响,只是没有被关注到。

  业内期待业绩回暖

  上述专家表示,目前,各地疫情有所好转,百货企业的经营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复。但下半年企业经营能否明显回暖依然有待观察。

  据了解,各大百货公司都在积极地想办法。百联股份表示,下半年度,公司将积极响应政府出台的各种促消费政策,组织开展各项营销活动,增加线上购物及社群服务体验,多措并举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提升公司经营业绩。

  王府井集团表示,进入6月以来,各地疫情得到了一定控制,公司积极开展引流扩销工作,经营业绩开始企稳回升。

  目前,各地政府也在积极地采取措施刺激消费。例如,北京市就发布了《关于助企纾困促进消费加快恢复的具体措施》,其中明确“7月起,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发放1亿元餐饮消费券,推动餐饮市场有序复苏”。浙江省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近日则联手启动了暑期促消费行动,以“浙里来消费”为主线,围绕消费券发放、文旅、体育、餐饮等暑期消费热点场景,举办形式多样的消费促进活动。

  此外,上述专家呼吁各地在疫情管控过程中采取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方法,尽可能地减少疫情管控给商业经营和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文章来源:中国商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