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各项经济数据走弱将导致美联储政策转向?小摩喊做好抄底准备 大摩却说别高兴太早

  北京时间7月28日本周四凌晨,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理事会(FOMC)将结束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并公布货币政策声明。目前外界普遍预期在40年以来最高的通胀下,美联储将继续加息75个基点以抑制物价上涨压力。

  但加息也给经济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在各项经济数据走弱的情况下,美联储的政策路径会否有所变化,以及货币政策会对美股造成什么影响,华尔街的顶级投行也出现了分歧。

  摩根大通策略师认为,美国通胀已经见顶,这将引领美联储转变方向,并有助于推动今年下半年美股企稳;但是,摩根士丹利策略师却直言,现在就押注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还为时过早,美股在见底前还将大幅下挫。

  小摩:美联储或采取更平衡的政策

  对于美联储即将宣布的决定,巴克莱美国高级经济学家乔纳森·米勒(Jonathan Millar)在发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置评邮件中表示,他们预计,FOMC本周将继续加息75个基点至2.25%~2.5%,并暗示将在9月份加息50个基点或75个基点。

  不过,邮件中也提到,“(美联储)收紧政策正在放缓经济活动的证据越来越多,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楼市和制造业疲软,并暗示疲软趋势正在扩大。我们预计,本周美国经济分析局公布的数据将显示GDP连续第二个季度下降。”

  鉴于经济的放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投资者已开始押注美联储将在今年年底前大举加息,然后在大约六个月后开始降息以支撑经济增长。

  从隔夜指数掉期等利率衍生品来看,截至上周五的数据显示,投资者预计美联储在周三会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75个基点,使其在年底前达到3.3%的水平左右,此后不会进一步加息。他们认为美联储将在明年6月前开始降息,到2024年中期将短期利率降至2.5%左右。

  在摩根大通全球股票策略主管米斯拉夫·马特伊卡(Mislav Matejka)看来,美国经济活动势头面临挑战和劳动力市场走软可能会为更平衡的美联储政策打开大门,进而带动美元和通胀见顶,并推动今年下半年美股企稳。

  因成分股公司业绩超预期,且许多负面消息已被市场消化,月初至7月25日收盘,标普500指数已累计上涨4.79%,且有望创下去年10月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

图片来源:彭博社

  与小摩类似,已有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将在接下来逐渐放缓紧缩的步伐。例如,Generali Investments高级经济学家保罗·桑吉利(Paolo Zanghieri)预计,在本周的会议之后,美联储加息步伐将放缓。

图片来源:彭博社

  高盛首席美股策略师大卫·科斯汀(David J. Kostin)认为,(加息推动下的)美元走强对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的营收构成压力。他表示,该行的Top-Down模型显示,美元贸易加权汇率每上涨10%,便会导致标普500成分股公司每股收益减少2%~3%。

  在小摩策略师马特伊卡看来,这正是另一个可能改善今年下半年美股前景的因素,较弱的业绩可能会被视为是利空出尽。

  除了小摩外,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也认为,美联储过度收紧政策将对经济增长造成严重损害,随后将不得不从紧缩的货币政策180度大转向,于2023年开始降息。

  贝莱德在25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所谓的软着陆——即美联储能够在不损害经济增长的前提下通过更积极地加息来压低通胀——将不太可能发生。贝莱德认为,一旦加息对经济的影响变得清晰,美联储明年就会调整政策。

  大摩:(转向)为时尚早,美股还有很大下跌空间

  与摩根大通相反,摩根士丹利的策略师认为,虽然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但现在就预计美联储将停止货币紧缩还为时过早,这意味着美股在触底之前还将会有更大的下跌空间。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威尔逊(Michael J. Wilson)表示,“粘性通胀”将使美联储在更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鹰派的立场。

  威尔逊在一份研报中写道,尽管在过去的四个周期中,美联储在经济开始收缩前就停止了紧缩政策,从而触发了美股的看涨信号,但这次的情况与以往不同,目前的通胀水平正处于数十年以来的高位,这意味着即使经济衰退到来,美联储可能仍将采取紧缩政策。

  威尔逊认为,过去美联储按下暂停键之前,美股均会上涨,这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看涨信号。但这次的问题是,美联储按下暂停键的时点可能来得太晚了。

  威尔逊还指出,目前市场对标普500成分股公司的业绩预期仍然过高,预期触底前将出现几个令人失望的季度,而二季度只是个开始。

  他补充称,在触底之前,美股可能还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近期因部分盈利被下调而带来的积极走势不太可能是大多数股票的低点,因为当我们进入重大的盈利修正周期时,买入首批盈利被下调的股票通常是不明智的。”

  作为过去一直对美国股市持最悲观态度的分析师之一,并在此前正确地预测了今年美股大跌的威尔逊表示,即使“从变化速度的角度来看”,通胀确实可能已经见顶,但即使通胀大幅下滑,其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并不会“轻易消失”。这是因为在对经济周期延伸至关重要的领域,物价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