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吸并大戏”落幕 城发环境与启迪环境不重组改合作



  长期经营颓势,依然无法更改。

  经与城发环境(000885)协商后,启迪环境(000826)对外公布,双方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启迪环境难以扭转业绩下滑颓势或是此次重组终止的主要原因。7月27日,启迪环境证券部向投资者表示,“现在整个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再加上现在公司处于被立案调查的阶段,暂时不能够继续进行重组,且现在董事会的有效期已到。”

  这意味陷入业绩低迷周期的启迪环境,欲借重组扭转颓势的市场预期未能如期实现。

  早在2021年年初,启迪环境就已与城发环境开始推进资产重组的工作。2021年1月,启迪环境通过城发环境换股吸收合并启迪环境相关方案的议案、募集配套资金预案等。根据交易预案,启迪环境与城发环境的换股比例为1:0.6080,城发环境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19亿元,吸收合并完成后,新公司拟更名为“黄河环境”。

  为了推进资产重组相关事项,2021年6月,启迪环境签署《产权交易合同》及《产权交易合同之补充协议》,将公司间接全资子公司北京新易资源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转让给城发投资,作价15.04亿元。7月,启迪环境控股子公司郑州启迪零碳科技有限公司将100%的股权出售给城发环境。同时,启迪环境控股子公司武汉启迪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将湖北迪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锦州桑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张掖正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通辽蒙东固体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通辽蒙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5家公司95%股权转让给城发零碳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河南)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启信宝显示,城发环境直接持有城发零碳51%的股权。

  但重组交易逐渐受到启迪环境经营情况的影响。2022年1月,中国证监会对启迪环境下发责令改正监管措施的决定,其中提到公司在2021年7月回复关注函中披露的12个在建工程项目执行进度事宜,经查发现部分项目进展的描述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2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6月24日,中诚信国际对启迪环境及公司存续期内相关债项进行了跟踪评级,主体信用等级由A调降至BBB,评级展望为负面。7月中旬,启迪环境披露相关诉讼事项的进展情况,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为被告的累计未结诉讼、仲裁事项金额合计为20.83亿元(其中债权债务纠纷13.55亿元、工程建设及其他经营事项诉讼7.28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4.24%;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发起诉讼12.07亿元(其中行政诉讼10.28亿元、工程建设及其他经营事项诉讼1.79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4.05%。

  业绩下滑是启迪环境本次吸并案不可忽视的重大转折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公司出较大幅度亏损。2019年-2021年,启迪环境营收分别为93.58亿元、109.94亿元、101.76亿元、85.21亿元、84.81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2.51亿元、6.44亿元、3.59亿元、-15.37亿元、-45.40亿元。根据业绩预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归属净利润亏损为1.7亿元-2.5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7亿元-2.1亿元。

  启迪环境表示,“亏损的一部分原因是项目的减值。此外,由于公司对流动资金依赖度较高且应收账款回收进度缓慢,业务受资金影响较大,所以在上半年公司经营基本陷入停滞状态。”

  而公司财报显示,2020年、2021年,启迪环境的应收账款分别达到55.88亿元、58.77亿元。

  目前,两公司的吸收合并案正式宣告终止,历时一年半的重组落下帷幕,为延续双方友好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双方在环保、能源领域的发展,城发环境与启迪环境共同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双方合作。如何加速进行业绩修复,避免摘星戴帽,将是启迪环境今年的重要课题。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