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加大FOF产品布局力度!银行理财公司深耕权益投资

  银行理财公司权益投资正在提速!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公司发售的FOF产品数量大幅增长。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起售的上述相关FOF产品有80多只,远超2021年同期水平。同时,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公司共参与上市公司调研1700多次,较去年同期增长两倍多。

  业内人士认为,FOF产品是银行理财间接参与权益市场的主要工具之一。随着净值化转型不断推进,布局权益市场逐渐成为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的重要方向。

FOF产品发售数量增加

  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银行理财公司发售的以FOF为关键词的理财产品数量正在增加。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公司发售的(以销售起始日计)FOF产品已达82只,其中,投资品种覆盖股票的FOF产品为76只,占比93%。去年同期,银行理财公司发售的FOF产品有52只,其中,投资品种覆盖股票的FOF产品为43只,占比83%。FOF产品发行数量和覆盖权益类资产的FOF产品比例都有所提高。

  分析人士认为,FOF产品是银行理财间接参与权益市场的主要工具之一。2022年资管新规正式落地,银行理财产品迎来产品净值化时代,布局权益市场逐渐成为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的重要方向。

  中信建投分析师杨荣指出, “从宏观角度看,资管新规落地推动银行理财市场业务加速转型;从中观角度看,股市结构分化、客户需求转变以及基金公司与银行合作共赢有助于推动银行理财公司发力FOF类产品;从微观角度看,投资FOF类产品有助于银行理财资金间接投资权益市场、平滑收益曲线、推动降本增效以及促进资源整合。”

银行理财公司积极布局权益投资

  相关FOF产品发行提速,是银行理财公司加快权益资产的配置力度的缩影之一。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宁银理财管理3只权益类理财产品均采用FOF形式运作,持仓除保留了部分现金外,主要为基金产品,成长、价值风格兼具。以宁银理财宁耀权益类稳健价值FOF策略开放式产品3号为例,截至二季度末,其权益类资产占组合比例为92.06%,持仓基金包括富国沪港深行业精选A、广发沪港深新起点A、万家臻选等。

  有的银行理财产品则采取投资股票的形式。以光大理财阳光红卫生安全主题精选为例,该产品以医药、消费和科技行业为重要投资方向。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该产品权益类资产占比达86.88%,前十名资产及占比分别为:隆基绿能(5.93%)、华润三九(5.49%)、片仔癀(5.16%)、爱尔眼科(5.09%)、固德威(5.03%)、药明康德(5.01%)、德业股份(4.94%)、拓普集团(4.83%)、20国债11(4.66%)、派能科技(4.51%)。

  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布局权益类资产的银行理财公司有工银理财、光大理财、招银理财、信银理财、华夏理财、宁银理财、青银理财、贝莱德建信理财8家。

  可以预计的是,未来,银行理财公司会加大布局权益类资产。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近几个月以来,不少银行理财公司加大对上市公司调研的力度,在提高自身的投研能力的同时,为加大权益资产配置做准备。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公司共参与上市公司调研1700多次,较去年同期增长两倍多。招银理财、兴银理财、汇华理财、宁银理财、杭银理财、信银理财、中邮理财、农银理财等调研次数居前。其中,招银理财、兴银理财、汇华理财调研次数均在200次以上。

权益市场有望延续修复

  二季度以来,A股市场企稳回暖,“破净”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有所减少,多只权益类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在二季度明显上升,产品规模也有所提升。

  展望下半年,青银理财认为,A股将延续震荡上行走势。光大理财阳光红300红利增强理财产品2022 年二季度投资报告指出,未来随着稳增长相关措施逐步落地,预计经济将继续复苏, 整体流动性仍将保持合理充裕。

  上述光大理财产品投资报告中称,从权益市场长期维度看,市场短期回调和盘整,都酝酿出很好的配置机会,随着经济的企稳回升,市场有望延续修复。

  落实到投资上,施罗德交银理财称,其权益投资仓位还是以均衡型策略为主,同时注意投资的分散性,降低单一股票剧烈波动为组合带来的影响。

  青银理财表示,下半年的行业配置会根据社融和经济复苏的强度出现两种场景:在强流动性弱复苏情况下,行业配置以独立景气新产业趋势为主攻方向,“泛新能源”等领域值得持续挖掘;如果稳增长的实际效果超预期,新增社融增速加速改善,则会演绎以“社融驱动”为主线的行情,基建链,地产链、银行保险有望表现较好,风格将从小盘成长逐渐演变为大盘价值。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