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科创板助力天合光能创新发展不断加速


  科创板坚持服务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科创板已经三周年。三年来,科创板在制度创新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同时,科创板治理在不断完善。例如,2021年4月,证监会修订完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提高科创板行业准入门槛。天合光能董事会秘书吴群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属性评价体系的修改会影响到相关企业的申报动作或节奏,短期内有阵痛,但长期来看有利于从源头上提高科创板上市公司质量、夯实科创板的科创属性,最终上市公司将受益于整体生态的改善。

  公司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中国经济时报:天合光能登陆科创板已经两年多。从整体上看,登陆科创板给贵公司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吴群:首先是依据法律法规,公司已形成了规范的治理结构,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均能忠实、勤勉履职,切实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公司科创板上市后,公司严格遵循《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股东能够充分行使权利;确保董事会能够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行使职权,作出科学、迅速和谨慎的决策;确保独立董事能够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确保监事会能够独立有效地行使对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及公司财务的监督权和检查权;为公司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是融资渠道拓展,企业发展步入快车道。2020年6月10日天合光能首发A股登陆科创板,成为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光伏智慧能源企业。上市首发筹集约25亿元资金,被用于高效产能建设,迅速提升了企业实力。2021年底天合电池、组件产能分别是上市前2019年底的4-5倍,并且都是先进产能。2021年,企业顺利完成52.52亿元可转债项目,进一步有力支撑了先进产能基地的建设。天合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呈现高速增长,公司以良好业绩和成长性,为股东增厚了收益,赢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再次,公司于2020年12月启动实施员工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数量合计为3000万股,占公司2020年末股本总额的1.45%。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的股票。公司通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与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吸引和留住最佳人才,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提升核心团队的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将股东、公司、核心团队等三方利益更适合地结合在一起,最终确保该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准确实现。

  去年,公司出货量、营收、净利、研发投入、市占率等均创历史新高,其快速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推动。

  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

  中国经济时报:金融资源赋能科技创新。科创板在助力贵公司深耕主业、加快“硬科技”发展等方面有哪些具体表现?

  吴群:天合光能一向在行业里以引领和支持技术创新知名。深谙科技创新才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科创板上市后,公司持续在研发上加大投入力度,2021年研发投入累计达25.55亿元,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对行业内前瞻性课题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研究和开发,使得公司产品技术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对公司主营业务有积极影响。

  在技术研发取得成果方面,截至2021年末,公司拥有有效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共988件,其中发明专利326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持续位居中国光伏行业领先地位。截至2021年底,公司发布标准95项,包括IEC国际标准1项,SEMI国际标准33项和国家标准12项,为光伏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了力量。此外,公司荣获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以及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奖项。

  在产品认证方面,公司8款产品获得首批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认证,电池和组件认定数量均为行业第一。公司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资质平台建设为契机,新增主导和参与政府科技项目8项,另有4个项目通过验收。

  2021年11月,公司荣获“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今年2月份,天合光能入选路透社评选的《全球能源转型TOP100创新者》名单,这是中国唯一一家入选该名单的企业,同时也是亚太地区为数不多的入选企业之一。自2010年起,天合光能晶硅电池效率及组件功率输出已24次打破世界纪录,实现全球性的突破。

  在产业化取得成果方面,公司也一直致力于将创新技术成果快速导入生产制造,实现实验室效率的快速产业化,保持量产领先性,使高效高价值产品惠及整个光伏业。随着光伏平价的加速到来,产业进入了精算的时代,天合适时推出了基于210硅片尺寸的新产品-超高功率“至尊”系列组件产品,并且提出的600W+创新生态联盟思路,通过联合产业链伙伴的力量,来打通研发、制造及应用各个环节,快速实现210产品技术的产业化。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