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连续两季负增长!美国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

上证导读

  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于当地时间7月28日公布的对美国第二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化季率初次预估显示,美国第二季度GDP同比下降0.9%,降幅略小于第一季度下降的1.6%。据路透社此前报道,按照美国媒体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如果美国经济连续两个季度都表现为负增长的话,美国经济将在技术上陷入衰退。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7日宣布加息75个基点,这已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四次加息,也是连续第二次加息75个基点。

  尽管美联储持续激进加息,美国通胀形势仍未好转。美国劳工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1.3%,同比增长9.1%,远超市场预期,同比涨幅为1981年11月以来最高。

  如此罕见加息步调也进一步引发外界对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危机转嫁拖累全球经济的担忧。

  在发布会上,当媒体问及美国经济是否陷入衰退时,鲍威尔回答说,美国经济虽然增速放缓,但就业市场依然强劲,他不认为美国已进入经济衰退。但他也承认,美联储避免引发衰退、实现“软着陆”的路径已经变窄,且有可能变得更窄。

  分析人士指出,美联储此前过久延续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误判美国通胀形势,未能及时调整政策,对美国经济当前状况难辞其咎,如今为尽快遏制美国国内通胀飙升又加速加息,无异于转嫁危机成本,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外溢效应日益凸显,恐将殃及新兴经济体。

  当地时间7月27日,美国白宫发布了一项拜登关于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的声明。声明指出,拜登支持此前舒默和曼钦就对抗通胀和降低美国家庭开支达成的协议。该协议包含降低处方药价格、降低1300万美国人的医疗保险;通过为能源项目提供税收减免和投资来改善能源安全并解决气候危机;加强减少赤字,对抗通货膨胀等。

  上世纪80年代初,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通过持续激进加息将美国通胀水平从1980年初的两位数降了下来,但代价是美国经济两年内两次陷入衰退,被称为“沃尔克时刻”。如今面临四十年不遇的持续高通胀,美联储是否会重演历史,以衰退为代价控制通胀?

美国第二季度GDP同比下降0.9% 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

  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于当地时间7月28日公布的对美国第二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化季率初次预估显示,美国第二季度GDP同比下降0.9%,降幅略小于第一季度下降的1.6%。

  报告称,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下跌反映了私人存货投资、住宅固定投资、联邦政府开支、州和地方政府开支,以及非住宅固定投资的跌幅。

  据悉,此次公布的GDP估计是基于不完整或需要来源机构进一步修订的数据。基于更完整数据的第二季度预估将于8月25日公布。

  据路透社此前报道,按照美国媒体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如果美国经济连续两个季度都表现为负增长的话,美国经济将在技术上陷入衰退。

  数据发布后,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暴跌逾10个基点。美股三大指数开盘集体上涨,道指涨0.18%,纳指涨0.03%,标普500指数0.16%。但美股随后高开低走,纳指跌幅扩大至1%,三大股指均跳水翻绿。

美联储近期还会再加息吗?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7日宣布加息75个基点,这已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四次加息,也是连续第二次加息75个基点。

  美联储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27日发表声明说,委员会“高度关注通胀风险”;美国通胀率居高不下,反映出与新冠疫情相关的供需失衡、能源价格上涨和更广泛的价格压力;俄乌局势及其相关事件对通胀造成额外上行压力。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美联储可能在9月份会议上再次进行“超乎寻常的大幅加息”。然而,鲍威尔6月份在美联储28年来首次宣布加息75个基点时曾说,加息75个基点非同寻常,预计这种幅度的加息不会经常出现。

  7月2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在华盛顿出席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美国消费者遭到全面冲击

  尽管美联储持续激进加息,美国通胀形势仍未好转。美国劳工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1.3%,同比增长9.1%,远超市场预期,同比涨幅为1981年11月以来最高。

  由于美国民众对通货膨胀感到忧虑,美国消费者信心持续低迷。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26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6月修正后的98.4降至95.7,创下2021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

  由于个人消费支出占美国经济总量约70%,不少分析师担心,消费者信心低迷将会导致消费支出下滑,从而拖累美国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剧衰退风险。

  前高盛集团数据科学家哈桑·伊利亚斯(Hassan Ilyas)对央视记者表示:“现在可以看到抵押贷款利率正在上升,租金正在上涨,而这些甚至可能没有完全反映在目前的高CPI中。这意味着,随着这些变化开始起作用,即使油价下跌,这些价格将继续导致CPI至少在未来几个月保持高位。而如果消费者开始相信高物价将会持续下去,未来可能会有经济衰退,消费者支出将会减少。”

  与此同时,在美联储激进加息的背景下,持续上升的房贷利率也在加大购房成本,并对美国消费者信心造成冲击。美国全国地产经纪商协会5月的住房负担能力指数已经降至102.5,为2006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引发外界对于住房市场的担忧。

  欧道明大学经济学教授鲍勃·麦克纳布(Bob M. Mcnab)对央视记者分析称:“我们已经看到住房需求开始下滑,首先是在单一家庭住房的再融资方面,现在则是一些都市地区的住房需求。由于消费者财富通常集中在住房上,这意味着他们非常担心房价可能出现变化。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开始看到单一家庭住房价值下降,美国消费者将在未来几个月大幅缩减他们的支出。美联储基本处于两难境地,它需要控制通胀,增加货币成本以降低消费需求,但在这样做的时候,它将令经济增长放缓。”

美国经济会陷入衰退吗?

  在发布会上,当媒体问及美国经济是否陷入衰退时,鲍威尔回答说,美国经济虽然增速放缓,但就业市场依然强劲,他不认为美国已进入经济衰退。但他也承认,美联储避免引发衰退、实现“软着陆”的路径已经变窄,且有可能变得更窄。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3月份至5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连续三个月在8%以上,6月份涨幅更是高达9.1%,创近41年来新高。越来越多经济学家认为,美国通胀仍旧居高不下,美联储继续激进加息,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美国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27日公布的最新预测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环比按年率计算将萎缩1.2%。此外,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对基金经理、分析师、经济学家群体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3%受访者认为美联储当前措施将导致经济衰退。

对全球经济有何影响?

  分析人士指出,美联储此前过久延续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误判美国通胀形势,未能及时调整政策,对美国经济当前状况难辞其咎,如今为尽快遏制美国国内通胀飙升又加速加息,无异于转嫁危机成本,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外溢效应日益凸显,恐将殃及新兴经济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表示,随着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央行纷纷加息应对通胀,全球融资环境继续收紧,这可能引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债务危机。该机构26日已将2022年和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3.2%和2.9%。

  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学家德斯蒙德·拉赫曼告诉新华社记者,美国加息已导致新兴市场出现大量资本外流,造成一些新兴经济体货币大幅贬值,推升了一些高负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债务违约风险。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者詹姆斯·莫里森告诉记者,美联储加息必然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而美联储也必然清楚其政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由于美国此前推行财政刺激和宽松货币政策,全球市场不得不面对当前困境。美国如此应对通胀给全球经济带来衰退风险,其措施越激进,带来的风险就越大。

  全球来看,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已带来显著外溢效应。拉赫曼指出,美国加息已经让新兴市场出现大量资本外流,与之前的加息周期情况相似。这正导致新兴市场货币大幅贬值,并推升了高负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债务风险。

  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当前美国经济决策路径似曾相识:前期面临重大经济冲击时大规模举债印钞,利用美元低融资成本刺激经济;美元流动性过剩叠加经济复苏推升全球通胀后,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促使资本回流美国,最终令不少国家蒙受恶性通胀和资本外流的双重冲击。

  纽约大学经济学家鲁比尼认为,当前全球债务水平已远高于上世纪70年代,美联储通过激进加息抑制通胀会带来比当时更严重的后果,“可能导致经济萧条”。

白宫发布关于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的声明支持降低美国家庭开支

  27日,美国重要的中间派民主党人、西弗吉尼亚州参议员曼钦宣布,他与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达成共识,将在参院支持民主党的“2022年降低通胀法案”,通过对大企业增加税收等措施,以提供保障能源稳定、应对气候变化、降低财政赤字以及延长医保所需资金。

  据悉,该法案最早将于下周在参议院进行投票。

  同日,美国白宫发布了一项拜登关于该法案的声明。声明指出,拜登支持此前舒默和曼钦就对抗通胀和降低美国家庭开支达成的协议。该协议包含降低处方药价格、降低1300万美国人的医疗保险;通过为能源项目提供税收减免和投资来改善能源安全并解决气候危机;加强减少赤字,对抗通货膨胀等。

  这项规模近7400亿美元的法案,将通过实施15%的企业最低税率、处方药定价改革、国家税务局增强执法以及消除附带权益“漏洞”等方式筹集资金。约3700亿美元将被用于应对能源和气候变化等问题,计划削减3000亿美元赤字,超600亿美元将被用于医疗保健领域的支出。

  曼钦和舒默在联合声明中表示,该法案“将为削减赤字、抗击通胀、投资国内能源生产和制造业以及到2030年将碳排放减少约40%,提供历史性的首付款”。两位参议员呼吁参议院的每一位成员都应支持这项重要的立法。

  部分美国媒体对于该法案是否能降低通胀,表达了负面的态度。

  美国媒体《纽约邮报》当天发表文章称,面对创纪录的高通胀和糟糕的民调数字,民主党领导人表示,他们已经就增加税收和提高开支达成了协议。听听,他们称之为“降低通胀法案”!

  文章称,拜登政府不承认提高政府开支将导致更高的通胀,这要么是故意的无知,要么就是明显的错误。降低通货膨胀法案——这就是个笑话,还打了美国人的脸。

会否重演“沃尔克时刻”

  上世纪80年代初,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通过持续激进加息将美国通胀水平从1980年初的两位数降了下来,但代价是美国经济两年内两次陷入衰退,被称为“沃尔克时刻”。如今面临四十年不遇的持续高通胀,美联储是否会重演历史,以衰退为代价控制通胀?

  一些经济学家指出,“沃尔克式”经济阵痛可能是必要的代价。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日前指出,美国需要五年5%以上的失业率才能遏制住当前飙升的通胀。

  纽约大学经济学家努里尔·鲁比尼曾警告,极度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如果叠加一系列负面供给冲击,可能会导致上世纪70年代式的滞胀。“沃尔克时刻”即将到来。

  美国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27日公布最新预测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按年率计算将萎缩1.2%。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萎缩1.6%。如果亚特兰大联储预测成为现实,这将意味着美国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

  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学家德斯蒙德·拉赫曼告诉记者,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已对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上半年股票和债券市场大幅下跌,一些经济领域增长开始放缓。与此同时,由于利率上升、消费者信心下降,住房需求大幅降温。拉赫曼预计美国经济可能于今年年底陷入衰退。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对基金经理、分析师、经济学家的一项调查显示,63%的受访者认为美联储政策将导致经济衰退。他们认为,美国经济有超过一半的可能性将在未来12个月内陷入衰退。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