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两部委发文再加码 智慧电网景气度攀升 三大环节有望借力起飞

  7月29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提出要开展城市韧性电网和智慧电网建设。

  在工作部署上,规划中给出了具体的要求。内容包括:

  要结合城市更新、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开展城市配电网扩容和升级改造,推进城市电力电缆通道建设和具备条件地区架空线入地,实现设备状态环境全面监控、故障主动研判自愈,提高电网韧性。另外,规划中还给出了具体要求,重点城市中心城区供电可靠率要高于99.99%。

  建设以城市为单元的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推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建筑一体化利用,有序推进主动配电网、微电网、交直流混合电网应用,提高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协调能力。

  因地制宜推动城市分布式光伏发展。发展能源互联网,深度融合先进能源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支撑能源电力清洁低碳转型、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优化和多元主体灵活便捷接入。

  从规划内容看,这三大环节有望借力起飞:

  1.配电网

  目前,新能源并网功率波动大、电子器件多,给电网带来了包括调峰调频、电压稳定、线路保护、电能质量等一系列挑战。

  华安证券认为,提高配电网调度和承载能力的关键是负载侧和电源侧尽量精准匹配的调节,其中配电网环节改造首当其冲,需要完成分布式电源智能调度、用电侧精准计量以及基于边缘计算的动态负载调节。

  此外,该机构还表示,我国配电网正由自动化阶段走向数字化智能化阶段,未来投资比重有望过半。精准计量、智能调度、主动负荷控制将是配电网功能主要变化,其中信息通信和边缘计算设备发挥重要作用,如配电台区的智能融合终端、配电线路的高精故障指示器、用电设备的双模电力通信芯片等,建议关注映翰通、威胜信息、力合微、创耀科技、东软载波等。

  2.虚拟电厂

  有分析师认为,分布式电源、负荷资源的爆发式增长下,配网调度难度将随之增加,而配网自动化系统、微电网、虚拟电厂建设则是主要解决方法。

  其中,随着近期市场的关注攀升,虚拟电厂在能源调度的优势逐渐显现。从本质上看,虚拟电厂是通过数字化手段聚合分布式能源的软件平台系统,通过统一调度参与电力市场。

  天风证券分析师认为,随着中国用电结构中三产和居民消费比重的不断增加,电力供需“平时充裕、尖峰紧张”矛盾日益凸显,虚拟电厂或为经济性最优解决方案。

  据中电联预计,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达9.5万亿千瓦时,而最大负荷将达到16.3亿千瓦,假设可调节能力为5%、投资成本为1000元/千瓦,预计到2025年虚拟电厂投资规模有望达815亿元。

  国海证券表示,我国虚拟电厂还处于发展初期,但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以及新型电力系统的逐步完善,虚拟电厂市场空间有望打开。建议关注朗新科技、国能日新、恒实科技、南网能源、东方电子、万胜智能、远光软件、国网信通。

  3.分布式光伏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各能源发电新增设备容量比例发生较大变化,其中太阳能占比从2012年的1.3%大幅提升到2021年的31.2%。

  从数据来看,6月,我国电网投资完成额642亿元,环比增长73%,同比增长26%,其中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占比已达到28%。

  此外,全国光伏总并网容量保持稳定增长,其中分布式光伏的累计并网容量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截至2021年底已经达到10751万千瓦,占比从2015年的14%上升至2021年的35%,另据昨日国家能源局公布的2022年上半年光伏发电建设运行情况显示,上半年新增并网容量3087.8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1965.3万千瓦。

  广发证券认为,分布式光伏正处渗透快速提升阶段,中央+地方+企业三大主体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叠加技术进步带动度电成本的下降,推动户用分布式光伏进入高速发展期。

(文章来源:财联社)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