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预防近视刻不容缓!国内首个近视防控博士宣讲团成立

  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已达52.7%,预防近视刻不容缓。在近日举行的Vision China 2022“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名师讲堂”上,国内率先成立的“爱尔眼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博士宣讲团”正式对外发布。专家表示,要准确把握近视防控重点、要点,共同呵护好孩子们的光明未来。

  科研+科普,国内首个博士宣讲团成立

  自疫情以来,上网课成为很多孩子的日常学习方式。但由于很多家长不知道孩子近距离看电子屏,尤其是小屏幕,对近视影响大,所以这几年因上网课而导致近视度数猛增的情况不断出现。

  谈及建团的初衷,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成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智宽教授表示,“作为一名眼科医生,如果我们能更早地让更多家长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电子屏上网课,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孩子度数增长。我们希望,通过广泛开展科普宣教,让全社会都知道如何正确做好近视防控工作,真正降低近视发病率。”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并非某一个人的“战场”,而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杨智宽教授在国内率先牵头组建了“爱尔眼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博士宣讲团”并在6月6日“爱眼日”这天发出“3岁开始建档案,1年2检防近视”的倡议。

  “如今,国内有很多近视防控宣讲团,但‘博士宣讲团’,目前还是第一个。”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瞿佳教授指出。

  目前,“博士宣讲团”的首批成员共有22名。所有成员都是经过严格遴选,从事小儿视光专业且具有相当研究功底的博士。“‘博士宣讲团’成立后,我们会充分运用前沿技术、聚集专业人才,让博士们走进全国各地的校园、社区、企业,把近视防控知识讲给学生听、讲给家长听、讲给全社会听。”杨智宽教授进一步解释,“博士团宣讲团”会持续关注近视防控重点人群,不断创新科普形式,将复杂的眼健康知识讲得更生动,助力全社会树立科学健康的护眼观念。

  早发现早干预,别等孩子近视了再去医院!

  作为孩子的近视防控“守门人”,家长应如何预防孩子近视?对此,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视觉康复与低视力专科主治医师林娜博士着重提到“一尺一拳一寸”和“20-20-20”原则。“孩子在读写时,应保持眼睛与书本距离约为一尺(33cm)、胸前与课桌距离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约为一寸(3cm);同时,眼睛每看近20分钟应视远20英尺(6m),且至少达到20秒。”

  学校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主阵地之一。由此,中国健康管理协会接触镜安全监控与视觉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爱尔眼科视光学组秘书温龙波博士用“考试管理”等十大关键词对校园近视防控及近视筛查重点进行归纳、总结。他提醒家长,不要等到孩子近视了再去医院,从3岁起,每年要定期带孩子去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眼部检测,每学期要进行2次的视力检测,包括视力、屈光度、眼轴等等,帮孩子建立眼健康发育档案,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关注近视防控,“家校医政”齐聚力

  当前,尽管青少年近视防控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儿童青少年近视仍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泉州市丰泽区教育局副局长郑德胜指出,对于学校而言,我们的近视防控不仅仅是在小学,而应该前置到幼儿园,甚至是早教;对于家长而言,从孕期、哺乳期开始就应该有更好的环境知识宣传。针对医护人员群体,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视觉健康分会委员、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大视光科副主任张晓晓博士表示:“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作为眼科医生,我们需要针对每个孩子制定个性化的近视防控方案,这样才能有效地延缓近视发展。”

  “近视防控已成为国家健康战略的重要一环。”世界卫生组织(WHO)屈光不正防控计划全球专家组成员、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眼视光研究所副所长蓝卫忠教授表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不仅明确了不同行政机构的任务分工,还对家庭、学校、医疗机构,乃至学生自身的职责进行细化、分解。“希望大家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准确把握近视防控重点、要点。扎实履行责任,共同呵护好孩子们的光明未来。”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