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寿险龙头重要人事调整!

  继更换董事长之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人寿”)总裁一职也进行了调整。

  8月2日,中国人寿发布公告称,经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赵鹏已获委任为公司总裁,其担任公司总裁的任职资格尚待银保监会核准。核准通过前,董事会指定赵鹏为公司临时负责人。

  中国人寿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摘要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中国人寿总资产超过4.9万亿元,接近5万亿元。

  此前,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白涛兼任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随着赵鹏出任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两位高层组合将给中国人寿的发展带来怎样的想象空间?

  中国人寿系统“老兵”

  公开资料显示,赵鹏出生于1972年,1995年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精算学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他便加入中国人寿,此前已在中国人寿系统工作近25年。

  1995年至2003年,赵鹏先后担任中国人寿计划财务部资金处科员,财管处科员,资金处副处长、处长。

  2003年至2014年期间,他先后担任中国人寿集团财务部资金管理处处长、总经理助理兼资金管理处处长,财务会计部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总经理,财务部总经理。

  2014年至2015年,赵鹏赴分公司任职,担任中国人寿浙江省分公司副总经理,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担任该分公司总经理。

  2017年10月,赵鹏回到中国人寿总公司,出任总裁助理一职;5个月后,赵鹏出任中国人寿副总裁;2019年8月起,赵鹏同时还担任中国人寿集团首席财务官。2019年至2021年期间,赵鹏还兼任远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

  2020年3月,赵鹏调任农发行党委委员,同年6月出任农发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当下正值寿险业深化改革当口,赵鹏的回归将给中国人寿带来哪些改变,备受业内期待。

  “专业、稳重”是中国人寿系统内部人士对赵鹏的评价。业内人士分析,赵鹏具有精算专业和多年财务实践背景,还有总、分公司管理经验,是当下掌管中国人寿比较合适的人选。学业方面,赵鹏先后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中央财经大学、清华大学,拥有经济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深化转型期挑战尚存

  2019年下半年,中国人寿启动“鼎新工程”改革。“鼎新工程”改革的整体规划是一年打基础,二年搭框架,三年见成效。

  按照“鼎新工程”规划,中国人寿进行了组织架构改革和体制机制变革。组织架构调整方针突出12个字:强总部、精省域、优地市、活基层。

  在销售板块,“鼎新工程”改革聚焦“一体多元”。“一体”即个险渠道,聚焦个人客户市场,形成体系化的作战集群;“多元”则面向机构客群,涵盖银保、团险、健康险等专业渠道。

  在这次调整中,中国人寿将个险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比如,该公司的大个险发展中心将个险的1个部门(个险销售部)扩展为6个部门,包含营销(营销发展部)、收展(收展发展部)、企划(个险企划部)、培训(个险培训部)、综合金融(综合金融部)、运营(个险运营部)。

  历经三年改革,中国人寿取得了一定成效。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人寿实现保费收入5670.86亿元,同比增长5.8%;2020年中国人寿实现保费收入6122.65亿元,同比增长7.9%;2021年中国人寿实现保费收入6183.27亿元,同比增长0.9%。2022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实现保费收入4397亿元,守住了行业第一的市场地位。

  不过“鼎新工程”改革也并非一帆风顺。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国人寿近年个险代理人数量大幅锐减。截至2021年底,中国人寿个险销售人力为82.0万人,较2020年的137.8万人减少了50多万人,如果与2019年的161.3万人的个险销售队伍比起来,更是几乎减半。

  同时,中国人寿2021年新业务价值为447.8亿元,较2020年的583.73亿元下滑了23%,较2019年的586.98亿元减少了139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需要一个过程,新旧动能的转换需要时间,“如何在优化升级老的经营模式的同时,积极培育新的经营模式”对于中国人寿乃至整个行业都是巨大的挑战。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