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央行连续开展20亿元逆回购 8月流动性或仍较为充裕

  8月2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1%,与此前持平。由于有50亿元逆回购到期,由此当日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30亿元。8月1日,人民银行也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因当日有5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也实现净回笼30亿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央行单日逆回购保持较低水平,自7月27日起,央行单日逆回购规模降至20亿元,而此前7月26日是50亿元逆回购操作。

  对此,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8月2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近期市场利率偏离政策利率,隔夜在1%附近,反映市场流动性处于充裕略偏多格局,央行通过小量公开市场操作,在稳定市场预期的同时,温和推动资金面向合理均衡水平逐步回归,避免过度宽松流动性环境引发潜在套利加杠杆行为。”

  记者注意到,尽管央行在公开市场小额净回笼,但资金面依旧持续宽松,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DR001)甚至跌破1%。

  7月27日,中国货币网数据显示,DR001加权平均利率早盘即跌破1%,创下2021年1月8日以来新低,引发了市场关注。

  DR001是回购利率的一种,全称为银行与银行间以利率债为质押物的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主要受市场流动性供需情况波动,是观测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指标。有统计显示,2020年以来DR001跌破1%主要有三次:2020年疫情期间(3月18日至5月18日)、2020年9月末以及2020年11月末至2021年1月初。

  有分析人士表示,这主要是由于流动性供给充足叠加信贷需求偏弱所致。周茂华还告诉记者:“市场流动性出现阶段性偏松格局,主要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国内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财政、货币政策等出台增量政策;6月国内专项债发行基本结束;随着6月季末年中时点过后,加之市场一致预期央行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机构阶段性融出意愿较强;另外,从融资需求端看,国内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处于恢复阶段。”

  进入8月份,资金面走势如何?

  东北证券认为,8月专项债基本已发行完毕,而国债到期量创年内新高,政府债发行对流动性的收拢效应较弱。同时,在国常会要求专项债在8 月底前基本使用到位的背景下,8月政府性基金面临较大的支出压力,预计财政收支方面将释放万亿元规模资金流入银行间市场,8月银行间流动性不易出现自然收敛,而货币政策稳中偏松基调未改,资金面供给充裕,预计8月银行间流动性将较为充裕,资金利率将保持低位。东北证券还指出,8月主导银行间流动性的核心因素仍为财政存款变化,由于8月国债到期量创年内新高,且当前处在基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窗口期,财政净支出规模将对流动性形成明显支撑。此外,8月现金漏损和银行缴准对流动性呈现少许收拢作用。

  展望未来,周茂华对记者表示:“近期,市场利率偏离政策利率,反映市场流动性出现阶段性偏松格局,央行调节短期流动性工具丰富,预计后续央行以公开市场工具为主,综合考虑短期扰动因素,灵活调节,推动资金面逐步回归合理充裕格局。”

  周茂华同时还称:“从目前国内宏观经济处于复苏关键时期,国内财政、货币等政策将积极作为,下半年市场流动性有望继续保持合理充裕,但需要防范过度充裕的潜在风险。”

  在这方面,8月1日,人民银行召开的2022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指出,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保持贷款持续平稳增长。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