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优化营商环境 激活市场主体 ——多项政策举措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加大降本减负力度,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速度……今年以来,解决企业“急难愁盼”,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多地出台相关举措,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以“减法”换“加法”

  7月27日中午,位于山东淄博吾悦广场的哞哞精致烤肉坊陆续“上客”。店主陈安平和店员忙着接待客人。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让陈安平对小吃店的经营重燃信心。他举例说,齐商银行向他提供了5万元商铺租金纾困贷款,“免收担保费,财政全额贴息,全程线上操作,从发起申请到提款,仅用15分钟。”

  加快落实退税减税,延缓社保缴费,减免房屋租金,降低融资成本……今年以来,多部门“真金白银”为市场主体降本减压。

  数据显示,上半年,共有18455亿元留抵退税款退付到纳税人账户,已达去年全年办理退税规模的2.9倍;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为企业减负超过800亿元;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6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为4.16%,比上年同期低34个基点。

  压减涉企审批手续和办理时限,推进涉企收费专项治理……着眼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不少地方还在减门槛、减环节、减费用上下功夫,算好“降本账”。

  “您好,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走进山西省河津市政务服务大厅,随处可见身穿印有“我是‘耿小二’,有事请找我”字样的“红马甲”。该市清涧街道办龙门村人王锁民从外地回乡创业,申请开办山西龙门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在“耿小二”的全流程指导下,不到3小时就完成了营业执照、公章刻制、税务Ukey等手续的办理。

  河津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局长谭睿佳说,河津市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窗通取”的新模式,设置“一站式”企业开办服务专区,大大提高了企业开办便利度。

  企业开办时间压缩,投资项目审批提速。“以前从用地规划到施工许可,办完需要3个月到6个月,现在不会超过1个月。”华冠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发展规划部负责人李凯说,今年山东冠县实施“全科医生”机制,立项用地规划、工程建设、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实现“一个窗口”无差别受理,公司每个项目都有政府工作人员专门跟进,办事效率大幅提升。

  “今年各地出台了不少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企业经营税费负担进一步减轻,融资压力有所缓解,注册登记、核准审批、报关通关、税务办理等事项的便利化程度也在提升。”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刘兴国表示。

  减的是负担,增的是活力。这从市场主体数量的变化可见一斑。1月至6月,山东省新登记市场主体127.9万户,同比增长12.9%。截至6月底,山西省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57.55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21.47%,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首次突破100户,达到102.44户。(下转第四版)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