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中国金融》|王广谦:中央银行的角色与使命​

导读:中央银行享有国家特殊授权,并具有特定的经济功能,决定了它在维护货币和金融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中必须扮演好自己重要的关键角色

作者|王广谦「中央财经大学原校长、教授」

文章|《中国金融》2021年第5期

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在社会活动中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肩负着自己的使命,而这种角色和使命是由自身所拥有的身份或地位决定的。中央银行享有国家特殊授权,并具有特定的经济功能,决定了它在维护货币和金融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中必须扮演好自己的关键角色,肩负起自己的使命。

中央银行角色和使命的演变

中央银行成立初期(17世纪中后期至1913年)

在中央银行制度形成的初期阶段,货币制度是金属货币和与其相连的银行券并行流通。不论是金本位、银本位,还是金银复本位,银行券的发行与流通,都是以金属货币或金属储备作为基础的,银行券可以与金属货币相兑换。中央银行成立后,通过国家授权逐步垄断了铸币和银行券发行,在解决商业银行各自发行所带来的信誉不同、流通范围不同、支付保证能力不同以及挤兑和银行倒闭引起公众恐慌等问题的同时,也建立了对商业银行支持和管理的最初框架。因此,中央银行建立后最初扮演的主要角色和使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作为货币发行人,维护货币的统一和银行券的信誉。一是保证铸币的成色;二是银行券的发行保证拥有足额的金银准备,以及超过金银准备发行的银行券必须严格控制在国家特许的限额内;三是保证银行券与金属货币的兑换,维护银行券的币值稳定。

第二,作为“最后贷款人”和清算组织者,维护银行业的运营和防止公众恐慌。一是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保障存款人提款和支付的需求;二是保证债权债务的及时清偿和资金的顺畅流通;三是对经营正常银行在特殊情况下发生的资金困难提供流动性支持,以防止金融恐慌蔓延,维护银行体系的良性运转。

第三,作为政府资金的筹措人,服务政府的资金往来和融资需求。一是代理国库,经办政府收支;二是代理政府债券发行和偿还;三是为不断增长的政府融资需求提供贷款支持等。

中央银行制度初建阶段的实践是成功的,既保证了银行券的信誉和银行体系的良性运转,也保障了政府的融资需求。

中央银行制度普及时期(1914年至1944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政治的需要与经济的需要结合在一起,各国纷纷停止了银行券与金属货币的自由兑换。实行金本位制度的国家,全部禁止黄金自由输出入,结束了银行券与黄金可以自由兑换的金币本位制,开始实行“虚金本位制”。在这种体制下,流通货币全部为银行券,政府集中黄金储备,但不再铸造和流通金币,虽然仍规定银行券的含金量,但银行券兑换黄金有了一定限制,如规定持有银行券的总含金量要达到一定数额等。在一些黄金储备很少的国家,更是完全停止了银行券与黄金之间的兑换,仅可以换取那些银行券与黄金之间仍有联系国家的外汇,允许外汇间接兑换黄金。货币制度的变化对银行券发行量的制约大大降低,各国之间的货币比价不再由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来决定,很快就出现了通货膨胀和剧烈的汇率波动,原来比较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受到严重冲击,经济秩序也受到重创。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