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平安资管套现近30亿!“现金奶牛”遭减持

  8月3日,京沪高铁(601816.SH)发布公告,“平安资管-建设银行-京沪高铁股权投资计划”(以下简称“京沪计划”)再次减持公司股份。

  

  

“京沪计划”再次减持

  此前根据京沪高铁的招股书,京沪计划作为一个投资组合体,共认购金额160亿元。其中平安资管作为牵头发起人,认购其39.375%的份额;太平洋资管、泰康资管、太平资管为其共同发起人;中再集团、中意人寿、人保财险为其参与认购人。

  此次公告显示,2022年5月19日至2022年7月1日,平安资管作为京沪计划的受托管理人,以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减持1.34%的公司股份,减股数量为6.56亿股,减持金额为29.83亿元,当前持股数量为41.27亿元,当前持股比例为8.40%。截至 2022 年 8 月 1 日,京沪计划本次减持计划时间已过半,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

  而这也并非“京沪计划”第一次减持京沪高铁。自去年11月到今年3月,“京沪计划”已减持了京沪高铁0.24%股份。加上此次减持,其减持的股份比例累计已经达到1.58%。

  另外,京沪高铁5月10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其计划减持比例不超过4.05%,这意味着京沪计划还可能进一步减持股份。

受疫情影响,京沪高铁预计出现亏损

  京沪高铁自2015年以来,归母净利润逐年提高,并在2019年达到巅峰,为119.37亿,其净利润率在1/3左右,被誉为“现金奶牛”。

  而疫情给公司的经营带来了不小的挑战。2020年,京沪高铁归母净利润跌至32.29亿元。2021年,京沪高铁归母净利润有所回升,但也难以重回巅峰,为48.1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7月15日,京沪高铁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该公告显示,京沪高铁归母净利润预计在2022年半年度出现亏损,约为-15.47亿元到-10.32亿元;另外,其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也预计在2022年上半年度出现亏损,约为-14.97亿元到-10.34亿元。这也是京沪高铁自2020年1月份上市以来,首次面临亏损。

  而据数据显示,京沪高铁去年同期的归母净利润为27.43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7.45亿元。

  对于亏损的原因,京沪高铁在公告中作出了解释。公告称,2022年上半年,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发生新的变化,变异病毒传播更加隐匿、速度更加迅速、持续时间更长,对国内交通运输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尤其是公司线路所处上海、北京等地防控形势特别严峻,防控措施不断收紧,人员流动管控更加严格,公司担当列车发送旅客及非担当列车开行数量大幅下降。面对冲击,虽然公司持续深入研究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客流规律,紧盯增运补欠的有利时机,持续坚持“过紧日子”,最大限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但上半年经营业绩仍将产生亏损。

前十大基金中仅一只减持京沪高铁

  数据显示(见下表),截至2022年6月30日,重仓持有京沪高铁股票的前十只基金依次是华安国企改革、华安安信消费服务A、南方产业优势两年持有A、建信优选成长A、南方天元新产业、南方隆元产业主题、南方瑞盛三年持有A、南方中证高铁产业、浙商智多兴稳健回报一年持有A、南方产业活力。

  虽然京沪高铁近期业绩表现不佳,但与一季度数据相比,前十大基金中仅有1只在二季度末减持京沪高铁。南方中证高铁产业减持43.98万股,减持后持股数量变为605.10万股。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减持后,京沪高铁依然是其位列第一的重仓股。

  相反的是,与一季度数据相比,依然有6只基金在二季度末增持京沪高铁。其中,华安国企改革增持1204.44万股,增持后的持股数量变为6308.10万股,但其重仓股的位次却由第三位降至第五位。南方产业优势两年持有A增持347.70万股,增持后的持股数量变为1868.95万股,其重仓股的位次却由第二位降至第三位。南方天元新产业增持292.92万股,增持后的持股数量变为1112.68万股,其重仓股的位次却由第二位降至第三位。南方隆元产业主题、南方瑞盛三年持有A和南方产业活力分别增持159.57万股、167.01万股以及52.11万股。

  与一季度数据相比,三只基金在二季度末对京沪高铁的持仓未方生改变,分别为华安安信消费A、建信优选成长A以及浙商智多兴稳健回报一年持有A。

  总体来看,虽然京沪高铁这头“现金奶牛”近期吸金能力减弱,前十大基金并未对它进行大幅减持。

  对此,光大证券近期一研报显示,国内疫情反复,京沪高铁主线、京福安徽运营短期承压;京沪高铁区位优势仍在,铁路客运需求恢复趁势确定;公司的票价市场化改革,运行图调整也将提高未来赢利能力。基于国内疫情短期仍有反复,盈利恢复节奏或将延后,基于京沪高铁区位优势仍在,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